正文 第19章 擇業與前景(4)(2 / 2)

想成就大事的人,必須分秒必爭,從當下做起,讓你的每一天過得有意義。時刻保持冷靜,要清楚自己在做什麼。要保持高效,用盡全力,不要留給自己一個令人失望的人生。為你的每一天打上成功的標記,為你的崇高理想和目標努力地奮鬥。現在的你就趕緊行動起來,從當下做起,每天早晨起來都是一個嶄新的起點,每一個晚上都是令人滿意的結束。我的朋友,把你的專注力放在當下,不必過多地考慮整個生命狀態,珍惜眼前的分分秒秒,立刻行動,讓你的每一天都有所成就。

任何一個人都不是天生的成功者,這需要後天的努力去改變自己的命運。要讓你身體裏的“巨人”走出來,你就要敢於開始,敢於嚐試。

為什麼讓自己表現得如此軟弱?為什麼讓你身體裏的“矮子”掌控你的命運?為什麼願意做著蹩腳的演講,寫些毫無意義的廢話,一輩子給人打工,一輩子平庸呢?那個勇敢的“巨人”在哪裏?難道你不想演講時口若懸河?寫一本精彩的書?自己當老板?告別平庸,勇往直前,有所建樹?

如果我們有幸能“透視”我們的精神世界,就會發現埋藏在我們身體裏的巨大能量和潛力還沒有“發芽”。那麼,何不這樣去想象一下:如果一個人有機會對隱藏在身體裏的無限潛力一覽無餘,那麼他會倍感驚訝,這是我嗎?我真的有這麼強大的力量麼?他可能認為這個人並不是自己,而一定是一個非常聰明、非常有能量的人。這個人身上所具備的成功潛質一定屬於卓越的人,不會是我這個無名小卒。

年輕的一代極其渴望接受教育,得到逆轉自己不利處境的機會,找到空間施展自己的才華。可是,隻有確立真正的發展目標,找到一份讓自己感到至高無上的職業,他們才能激發自己的無限潛能,把不可能變為現實。明白這一點很重要。很久以前,我讀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女孩雖然已經15歲了,可是,她的心智發展依然很差,這樣的情況嚴重不符合她的實際年齡。不僅如此,她還總是心不在焉,對周圍的環境也漠不關心。直到有一天,一段手風琴演奏的曲子喚醒了她沉睡的心,激發了她的才華。在短短的幾天裏,她已經讓落後幾年的思維得到了快速地發展,她從一個孩子搖身變成一個成人。這真的不可思議!我想很多人都和這個女孩有著相似的經曆。如果我們能喚醒身體裏沉睡的能量,那麼我們就可以創造奇跡。

愛默生說:“我最想要的是做我所能做的。”做自己能做的,與拿破侖或林肯無關,與他人無關,這是自己的問題。在這個世界上,你我的差異就在於把身體裏積極的能量激發出來用了自己10%的力量,還是15%或是25%,甚至是90%呢?如果別人的比例大,你的比例小,那麼巨大的差異就會產生。

一所紐約高中的校長,她原本是一個問題女孩。然而,改變她命運的卻是她對人生的感悟:“在這個世界上,我需要什麼,我幡然醒悟,我需要一個靈魂,它比我的身體還要強大,這個靈魂告訴我,我要為他人奉獻自己。”後來,這位校長放棄原來的低迷生活,通過教育,她不僅發現了自己內心的強大,還幫助了很多女性走出空洞的生活狀態。

像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可是,讓人遺憾的是還有很多人始終沒有掙脫弱小的自己,釋放內在的強大。因此,我們要想盡各種辦法,不斷地挖掘自己的內在,尋找幫助我們走向成功的潛質。不要忘記,我們所有的能量來自於我們的內心。

我們成功的力量源泉來自我們的內心,這是外界給予不了的,它是每個人內心的產物。可是,在自我發現的過程中,最大的障礙是大家往往會注重外來的力量,居然忽視了自己內在的潛質。我們想當然地以為,一個人的創造力可以從書本中獲得,可以在受教育的過程中獲得。這是錯誤的認識。

生活是富有哲理的,這種哲理無時無刻不在指引著我們,幫助我們進取,幫助我們認識未知的自己。當我們對貧乏而空洞的生活不再有激情時,我們要變得更努力;當我們對自己的軟弱感到無比的羞恥和不屑時,我們要找到更強大的自己、更遠大的理想;當我們為冥冥之中的不滿尋找解決的辦法時,我們不會坐以待斃,我們會鬥誌昂揚,不斷地挖掘自己的內在,為實現自己的宏偉目標,勇往直前。

摒棄那些恐懼、擔憂吧!它們是我們精神世界的敵人。神奇的潛力是我們心中含苞待放的花蕾,等待著自己的花季。請不要遲疑,相信一切皆有可能!喚醒我們身體裏沉睡的“巨人”吧!激起我們生命裏最強大的能量吧!相信我們的人生一定會美麗地“綻放”,偉大地“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