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有刻意追求的,我追求的是工作時的態度,不管是什麼樣的工作,不管是多大或多小的工作,不管是不是個人喜歡的工作,我都希望能做到最好,做到我能達到的極致,因為這是我認定的職業精神。隻有把事做好了,我才有資格去評價我喜不喜歡、適不適合。
做事是我們能夠掌握的,把能夠掌握的做好,其他不在我們掌握之內的因素又何必強求。正所謂,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在我看來,“謀事”即“做事”,“天”也並不是一個虛無縹緲的存在,而是指各種因素的綜合作用,它們往往並不是我們能控製的,既然如此,又何必自尋煩惱。
然而“做事”也在“天”中,“把事做好”更是那些綜合因素中極重要的一環,甚至可以促使其他因素往有利的方向發展。有時機會就存在於做好每一件事的過程中,做好一件事往往有可能會帶來新的機會。
當然以上都是用“富有哲理”的方式講述的,直白地說,其實就是我這個人有點懶,想過點簡單的生活。我能掌控的隻是我自己,那我就“掌控”我自己好好做事,不去理會其他。而對於那些不能掌控的其他因素,或人或事,我實在不願意去想去琢磨,因為就算琢磨了也不一定有什麼作用。反正我能做的都已經做了,該來的總歸會來,沒來的,想必就是不該來的。
但我這個“懶人”的眼睛看見的竟然多是做完了我該做的事後,有些事就自己來了。
因為做好了在教育部的工作,我得到了留學的機會;因為做好了“學英語”這件事,我得到了在英語頻道的工作;因為做好了英語節目,我得到了主持中文節目的機會;因為做好了電視節目,我得到了在奧運會開幕式出任司儀的機會。
真是“懶人有懶福”。
我自認是一個樂觀的人,看問題時習慣從正麵角度入手,更願意看見其中的希望。有人說努力了不一定有回報,不努力一定沒有回報。我同意後半部分的說法,但對前一部分我更樂觀一些--努力了就一定會有回報,隻是我們不知道回報會在什麼時候出現,會以一種什麼方式出現。我們的生活終究不是一個精密計算的結果,不能指望今天做的努力一定會在我們希望的時刻帶來我們所期待的結果。
也不是說我對什麼事情都沒有期望,我當然有。常常做完了事後我也會抱有一份期待,期待回報,期待認可。如果有一天期待變成了現實,我自然會很高興,如果期待過了很久依然還是期待,我就說,那就算了吧,還開解自己說:該來的總會來的,如果沒來,想必有些事是不在我的掌握之內的,既然這樣就不想了。再說了,就算沒有那些,我現在不也挺好的嗎?
不必刻意去追求什麼,不是不想,隻是不喜歡求而不得帶來的失落和煩惱。我是一個簡單的“懶人”,虧本生意是不做的,自尋煩惱的事也是不做的。來了就來了,我接著。沒想來的時候來了,那就算撿著的,我還可以多一份驚喜,何樂而不為!
“懶人”心態可能會給我們帶來更多的快樂。
說了半天好像我已經取得了多大成就似的,其實也沒有,但我知道我一直都在努力,我隻是希望通過不斷的努力去完成一次又一次的自我突破。但我又是幸運的,幸運的是我工作在電視媒體這一特殊的平台,幸運的是我的努力能夠被人發現,被人認可。
我隻是一個工作在電視台、職業為主持人的普通人。
可我們的社會不正是由一個又一個的普通人所組成的嗎?無論政要還是平民,無論明星還是百姓,無論科學家還是小學生,無論老板還是打工者,無論富翁還是無家可歸者,無論城裏人還是村裏人,無論白領還是藍領,無論何種身份,無論什麼頭銜,說到底我們都是普通人,我們都是這個社會的一員,我們隻是在不同的領域工作生活著,我們隻是在不同的人生發展階段努力著。
父母從小就告訴我,一定要記住人外有人,山外有山。我一直銘記。
常抱一顆謙卑的心會時刻提醒我學無止境,不斷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