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俊,原名嚴宗琦,1917年生於南京,是嚴華大哥嚴清華的兒子,從小和嚴華一起在北平長大。1935年,18歲的嚴俊考入上海輔仁大學,1937年抗戰爆發,家中的經濟來源斷了,經叔父嚴華介紹進入演藝圈。先演舞台劇,聲名大震。1939年參與“國華”影片《新地獄》的演出,這是他從影的第一部影片。他與李麗華共同主演的第一部影片是《淩波仙子》,也合拍過《萬紫千紅》等片。
1949年嚴俊赴香港,在“長城”、“永華”、“邵氏”、“電懋”等影片公司拍過《蕩婦心》、《一代妖姬》等多部轟動一時的影片。1951年開始當導演,執導了李麗華主演的愛情文藝片《巫山盟》。他倆婚前婚後,除了一起拍片,還一起錄過唱片,他倆合作的歌曲有《新探親相罵》、《兄妹蓮花落》等。在電影《遊龍戲鳳》裏,他倆合唱過《妹妹我愛你》。1965年,嚴俊和李麗華聯袂主演的影片《萬古流芳》,在日本京都舉行的第十二屆亞洲影展上獲最佳影片獎,嚴俊、李麗華獲男女主角金禾獎。夫妻雙雙在一部影片中獲獎,一時傳為佳話。日本文部大臣還特別頒給這部影片“京都之熊獎”。
1980年4月,在好友賈麗妮夫婦的陪同下,李麗華回到闊別多年的祖國,在北京、上海會見了許多影劇界的老朋友,不勝滄桑之感。因嚴俊病重她匆匆趕回美國,同年的8月18日嚴俊病逝於紐約。此後,李麗華曾幾次回國探親,最使她高興的是,1985年她回到上海,中國唱片公司上海分公司為她錄製了一本盒式帶,收錄了她四十年代演唱的歌曲16首,包括《千裏送京娘》、《魂斷藍橋》、《小山歌》、《天上人間》、《花月良宵》、《萬紫千紅》、《百鳥朝鳳》、《花鑼花鼓》等當年紅極一時的歌。特別是當時還健在的嚴華與她對唱了《百鳥朝鳳》和《花鑼花鼓》兩首歌。《百鳥朝鳳》幾十年前就是嚴華和她對唱的,這次重新合作,雙方雖已都步入老年,李麗華的聲音依然圓潤甜美,嚴華的聲音還是他那“嚴派”的獨特韻味。《花鑼花鼓》原是李麗華與姚敏對唱的,姚敏已於1967年謝世,這次由嚴華與李麗華對唱,老來複出的嚴華更給歌迷們帶來無限的感慨。這本盒帶沒有對外發行,海外的歌迷們感到非常遺憾。在國內買到這本盒帶的人也不多,人們盼望著它的“再版”。
1987年,李麗華曾到新加坡的萬金劇院登台獻歌,唱的都是她40年代末赴香港後演出的影片的插曲。包括影片《詩禮傳家》插曲《我要跟著你》、《誤佳期》插曲《小喇叭》和李翰祥執導的影片《雪裏紅》的同名主題歌。90年代李麗華定居新加坡之後,馬來西亞吉隆坡的一家唱片公司還為她出了一張激光唱片,裏麵就包括了上麵提到的幾首歌。
拍電影是李麗華的主業,唱歌似乎是她的副業,但她卻給我們留下了多首令人難以忘懷的歌。
令人懷念的李麗華,1991年應香港攝影師楊氏的盛情邀請,拍了一組《美的傳奇》精彩照片,雖然李麗華已年近古稀,與港台大陸影藝界名人並列毫不遜色,成為楊氏“美的傳奇”中的最大傳奇。1993年,她應邀出席台灣舉辦的“溫馨歡樂國片展”活動,在台北會晤了許多老友和影迷,人們看到的李麗華仍然是雍容華貴,風度迷人,大家都盛讚她青春常駐,不負“常青樹”的美譽。
1994年9月,定居新加坡的李麗華曾重出江湖,為當地電視台主持了一檔《李麗華展現風采》的欄目。現在的李麗華閑暇時以和朋友們在家裏唱京劇為最大樂趣,每年都到台灣、香港和美國輪流居住,過著平靜又幸福的晚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