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輕易墜入你的網
離中國越近,便越覺得想念澳洲(澳大利亞),從吉隆坡一路轉機,對澳洲的思念便愈是強烈。我原本以為,那是個我不會再想重遊的地方。在PERTH和CARINS鬧情緒的幾天裏,我不斷告訴自己,堅持下去,不能讓澳洲就這樣平淡地停留在我腦海裏,不能因為僅僅兩個城市,就給一個國家下定論。去往布裏斯班前,我不得不一次又一次摁住自己想要定回程機票的手。
情緒是旅行的靈魂,失了好情緒,旅行便會變得索然無味。不知道是那座“世界最孤獨的城市”(PERTH)造就了我的壞情緒,還是我的壞情緒影響了我對PERTH的客觀評價,我差一點認為,這趟旅行,糟透了。
可是,從黃金海岸開始,一切都開始悄悄改變。
是因為那是我30天內穿越3個國家3個不同海灘而最喜歡的地方,還是因為Jolin的熱情招待溫暖了我的心?是因為慢節奏的生活休閑輕適,還是因為觥籌交錯的夜生活令人沉醉?是因為悉尼那寸寸扣人心弦的美,還是因為墨爾本那時刻散發的藝術氣息?我那快要被抑鬱迫得發狂的神經,突然便豁然開朗,不知不覺地,我竟然愛上了澳洲,連我自己都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對這個總是被自己抱怨無聊的地方產生了如此大的依戀。
如果說新西蘭的美純淨原始恬靜浪漫,那麼澳洲的美,便是時尚大氣奔放跳躍,他們幾乎有同樣的墨綠色的山陵,千層浪的海,金黃色的秋,壯闊的平原,幾乎有著相同脈絡的大陸曆史,有和原住民磨合的漫長曆程,有來自世界各地的移民,有這個世界最多元的文化,也有著同一片臭氧層空洞。雖然如此,它們還是不一樣。澳洲人常說,新西蘭就是個大農村。在澳洲人眼裏,澳洲時尚,都市化,更有美的沉澱感,這裏既有集合世界的藝術,又有衝上雲霄的高樓大廈,既有一望無際的熱帶雨林,又有占全國土地麵積80%的廣闊沙漠,既有大片的農莊葡萄園,又有成排的青色胡楊樹,既有世界上保護最完好的海底珊瑚大堡礁,又有美得令人心醉的大洋之路。而實際上,這趟圍繞著澳洲各大城市的旅行,從西到東,從北到南,我幾乎看到了澳洲人眼裏大部分的美,盡管也有小小的遺憾,但這卻並不影響我對澳洲的愛。
路上交過的朋友,也同樣決定了旅行的趣味,我很幸運在悉尼和墨爾本交到了很多朋友,在墨爾本的一周裏,我幾乎成為了整個GH裏話最多的人。一起聊天的人,竟然有30個之多。他們輕輕闖入我墨爾本的回憶,有的足跡深刻,有的匆匆而過,卻無一例外地,留下了很多歡樂。我甚至幸運地在某個噴水池旁,認識了攝影師Steve大叔,他不僅載我去一百公裏外的小鎮踏秋,為我拍攝照片專輯,請我吃所謂的“澳洲特色”,還一路上指導我的拍攝技術。用同屋台灣姑娘的話來說就是,整天都看一堆人在樓下圍著你,像是有聊不完的天認不完的人,可你也太幸運了,連走在路上都能認識帶你玩的人。
因為這份幸運,我心裏的色彩一周周的多了起來,色彩錯雜,斑斕繽紛,如同油畫。回憶起每個有我足跡的地方,每條街道,每條小巷,我擦肩而過的每座橋梁,每棟建築,我為之欣喜雀躍的每片海灘,每個湖泊,都是這油畫的組成部分,這樣充滿色彩的地方,我怎能不愛?
看脫衣舞去吧
我總是不斷在旅途中尋找歸屬感,這份歸屬,是讓我愛上一座城市一個國家的原因,因為有歸屬感,所以想停留想更深入融入和感知。這份歸屬感,來自入眼的建築,擦肩而過的行人,街旁的廣告,旅店的前台,路口的街頭藝人,餐館的當地食物,交談過的商店店員,乘坐的交通工具,每時每刻接受的目光,和也許晴朗也許陰霾的天氣。盡管偶爾會有小小的情緒摻雜其中,但分毫不差詮釋我的愛或者不愛。
悉尼的名氣,大過了澳洲任何一座城市,甚至完全掩蓋了堪培拉作為首都的光輝。因為那座橫跨南北港口的悉尼大橋,因為那個矗立在悉尼港的白色歌劇院,悉尼,早已被這世界上的每個人熟知。這座澳大利亞第一大城市,作為新蘭威爾士州的首府,經過了230年的曆史洗禮,已然從曾經的英國罪犯流放地,變成了南半球的紐約,變成了澳洲最繁華時尚,最富有時代氣息和華人聚集最密集的地方。
手上紮著繃帶的SHUTTLE BUS女司機,把我放在了X BASE GH門口,從路口交通燈下站的人群來看,這應該是間位於市區中心的旅館。我在機場隨手翻書指了一家給司機看,不到20分鍾,便到了。
X BASE是一家如同國際青年旅行社的連鎖旅館,在全球多個國家都有連鎖旅店。所有這些旅店,常駐清潔人員非常少,保持公共區域衛生的通常是背包客。每天,受雇的背包客隻需要在旅館指定的時間工作兩小時,就可以得到一晚免費住宿,對於這些普遍在澳洲WORKING HOLIDAY(持1年工作簽的外國人)的人來說,兩個小時就能解決一天生活的重大開支,有時候想擦桌子抹地板的人幾乎擠破了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