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神秘墜機
2009年9月13日,一個突然傳來的消息震驚了A省北原市:北原市委副書記、市長胡少傑隨省考察團前往俄羅斯遠東邊境城市海參崴考察邊境貿易後,從綏芬河市到哈爾濱乘飛機經北京返回省城雲州市,在飛機飛臨省城雲州機場上空正在降落的過程中,不知道為什麼突然解開安全帶,拉開緊急艙門被強大的氣流吸出艙外,當即摔死在機場的水泥跑道頭上。胡少傑墜機身亡的消息像長了翅膀似的迅速在北原市傳開,有人感歎"人有旦夕禍福,天有不測風雲",老百姓則私下議論"真是蒼天有眼",這一下北原市有好看的了。胡少傑是跳機自殺還是意外事故呢?說來話長……
北原市委書記李文光一年前榮調省委機關進入省委常委並擔任了省委秘書長,緊接著在中組部的安排下便赴美國開始為期一年的考察學習。北原市的黨政全麵工作均由市委副書記、市長胡少傑主持。在胡少傑主持北原市黨政全麵工作的一年多時間裏,北原市的工作重心轉移到舊城拆遷改建的軌道上來,其他各項工作均服從於服務於舊城拆遷改建工作並為舊城拆遷改建工作讓路。正是在這樣的原則方針指導下,北原市大興土木工程建設,兩縱兩橫四條新建街道初具規模,一大片高樓大廈拔地而起,北原市的市容市貌大大改觀。一直賞識胡少傑的副省長田永剛在全省城市改造創建工作會議上表揚過胡少傑,對胡少傑的工作魄力大加讚揚說:"搞事情就要像北原市的胡市長那樣,大目標、大手筆、大動作,換來城市大改觀!"
然而,北原市的多數幹部和市民群眾卻不這麼看,他們認為胡少傑是好大喜功,不從實際出發,不顧北原市的經濟承受力大搞麵子工程,這種盲目追求的指導思想和工作方法,給北原市帶來了一係列的嚴重問題。首先是五千七百多家拆遷戶沒有按國家有關政策得到應有的補償安置,其次是一萬三千多名在房地產開發業從事建築工程施工的農民工的工資拖欠了八個月以上,平均拖欠金額達六千元以上。再次是北原市鋼材、木材及水泥、沙卵石等建築材料價格大幅度上揚,拉動糧油肉蛋等生活必需品價格不斷上漲。特別是在北原市財力捉襟見肘的情況下,胡少傑強製性地讓機關幹部和事業單位工作人員集資,並下達了集資的硬性指標,還把集資指標完成情況納入單位和個人年終考核評先評獎的範疇,每個人集資平均達五千元以上。盡管這樣開發的資金仍然是難以為繼,因此在北原市留下了一大批因無資金而被迫停工的半拉子工程、爛尾樓。要求落實補償的拆遷戶和討要工資的農民工三天兩頭集體到市政府機關上訪,堵塞市政府機關的大門,弄得值班的市政府領導和信訪局幹部焦頭爛額,窮於應付,疲憊不堪。人們百思不得其解,胡少傑市長為什麼對舊城拆遷改造如此情有獨鍾?像城市生活汙水處理工程、防洪大堤修建、郊區五百畝蔬菜基地擴建項目等許多與市民生活息息相關的民生工程他全然不感興趣,市人大代表和政協會議曾經多次以建議和提案形式要求市政府立項上馬,可是都被胡少傑以資金緊缺、征地手續難以通過等種種借口拖延下來。其真實的原因隻有胡少傑和那幾個承攬舊城拆遷改造工程項目的房地產開發商知道。
當然,知道這其中奧妙的還有一人,這就是胡少傑的現任夫人劉雅麗。此刻,劉雅麗正如同霹靂當頂,方寸大亂,不知所措。在第一時間得知胡少傑在省城雲州機場墜機身亡的消息後,她的第一反應就是趕快把存折、現金和貴重物品往娘家轉移。她最擔心的就是胡少傑的前妻及其所生的一對兒女來爭奪胡少傑的遺產。她把門層層關好,打開臥室的保險櫃,開始清理放在裏麵的現金、存折和鉑金、黃金、鑽石首飾,還有書櫃中的古字畫及陳列櫃中的文物、古玩等。
劉雅麗給自己的弟弟劉劍平打了電話,讓他趕緊買三口大皮箱送到她和胡少傑居住的市政府機關大院市長樓來。這是一棟別墅式的二層小樓,位於機關大院東北角小門旁,小樓的麵積共三百八十多平方米,下麵有車庫、雜物房、公用衛生間、會客廳、廚房、餐廳、一間臥室,樓上有胡少傑劉雅麗夫婦的帶衛生間的主臥室、書房、客廳及兩間客房臥室和公用衛生間和一個麵積一百餘平方米的露天花園。樓上樓下都有座機電話和數字有線電視及寬帶互聯網插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