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魯智深為何不肯落草為寇?
魯智深被支走了,投東京大相國寺而去。除了衣服、武器,懷裏僅揣著長老贈給他的十兩銀子(合人民幣3000元)。很寒酸。
半路上,魯智深又遇到了往日在江湖上練攤賣藥的李忠。此時的李忠,已經當上了桃花山強盜的老大,財源廣進。
李忠騎在高頭大馬上,看到了那禿驢。
呀,原來是魯提轄,這個人,混得好差好差!
李忠忘不了以前魯提轄那不屑的眼神,
忘不了他曾說自己是個不爽利的人,
也更忘不了他把銀子丟還給自己時的那個經典動作。
定要“羞那廝一番”!李忠發自內心的說。但麵子上,還是下了馬來,扶住魯智深道:“哥哥緣何做了和尚?”
李忠現在已經發財了。所以一定要魯智深到他山上去住幾天,參觀他的山寨,並且要魯智深也留下來一起當強盜。
魯智深堅決要走。畢竟,當強盜是一件很不光彩的事。是一件很醜的事。這個大概是主要原因吧。
不過,我卻從書中發現:魯智深並不認為當強盜很醜。
因為他說:“俺如今既出了家,如何肯落草?”
落草:落,就是扔棄、拋落的意思;草,指草莽山林沒人的地方。落草就是當強盜的意思,就像被社會倒掉的垃圾一樣,拋落在荒郊野外的雜草叢中。
很沒麵子很傷自尊的。所以,一般都不肯輕易落草為寇。
魯智深說,因為他既然已經當了和尚,所以就不能再當強盜了。很顯然,這並沒有邏輯關係。當了和尚,同樣還能當強盜,完全可以。
事實上,魯智深的話,僅為托詞,原文如下:
住了幾日,魯智深見李忠、周通不是個慷慨之人,作事慳吝,隻要下山。兩個苦留,那裏肯住。隻推道:“俺如今既出了家,如何肯落草。”
原來,魯智深不肯落草的原因,並不是因為已出家,而是因為“李忠、周通不是個慷慨之人,作事慳吝”。
因為他們太小氣了,所以魯智深不肯與他們為伍,一定要下山。
反過來說,如果他們對魯智深非常大方,魯智深就有可能留下來當強盜了。當強盜是很牛的。
那麼,李忠、周通究竟怎麼不慷慨,怎麼慳吝了?那就要看魯智深住的這幾日,李忠、周通究竟是如何對待他的。原文上寫道:“李忠、周通椎牛宰馬,安排筵席,管待了數日。”
這幾天吃的,沒話說。對於這個做了和尚自稱“餓得幹癟了”、“熬的清水流”的人而言,已經是非常夠意思的了。那魯智深幹嗎還要說他們小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