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水滸疑案:晁蓋遺囑之謎
晁蓋在攻打曾頭市的時候,不期中了一支毒箭,拔出來看那箭時,上有“史文恭”字。當日眾頭領悶悶不已,也無戀戰之心,人人都有還山之意。就把晁蓋抬回了梁山。
雖然射中晁蓋的箭上,刻有“史文恭”的名字,但卻未必就是史文恭放的箭。原因有三:
1.晁蓋偷襲的是北寨,北寨是由曾塗與副教師蘇定把守的。而史文恭把守的是總寨。因此,史文恭此時不應該出現在北寨。
2.“急回舊路走,不到百十步,隻見四下裏金鼓齊鳴。”晁蓋並未到達目的地,是在回去的路上中的埋伏。史文恭作為統帥,更沒理由在敵後冒險當射手。況書中從未提到過史文恭善於射箭的描述。
3.交戰之初,曾家說道:“我曾家府裏,殺你死的不算好漢。我一個個直要捉你活的,載裝陷車裏,解上東京。”聲稱是要捉活的。
晁蓋中毒後,已經不能說話了,但到最後,還是掙紮著對宋江說了這樣一句話:“賢弟保重。若哪個捉得射死我的,便叫他做梁山泊主。”
這是晁蓋最後的遺囑,頗令人深思。
老大死了,老二接班,本來就是天經地義的事。但晁蓋偏偏要說“哪個捉得射死我的,便叫他做梁山泊主。”什麼意思呢?
因為山寨中能捉住史文恭的人不少,偏偏隻有宋江的功夫最差,力氣隻娘們大小,所以最沒有可能捉住史文恭的人,就是宋江。
這就等於直接否定了讓宋江接班繼任,一下子推翻了晁蓋以前所有的推讓之舉。究竟是什麼讓晁蓋做出了這麼大的轉變呢?晁蓋是不是在臨死之前發現了什麼呢?
下麵,我們再來看看宋江的表現:
宋江見晁蓋死了,哭得發昏。眾頭領都請宋江為山寨之主。
宋江道:“卻乃不可忘了晁天王遺言。臨死時囑道:‘如有人捉得史文恭者,便立為梁山泊主。’此話眾頭領皆知,亦不可忘了。又不曾報得仇,雪得恨,如何便居得此位?”
這一番話,表麵上看起來,是宋江在假意推辭,不肯當山寨之主。
而實際上,宋江是在有意偷換概念,故意混淆兄弟們的視聽。
宋江說,晁天王死的時候交代了:如有人捉得“史文恭”者,便立為梁山泊主。此話眾頭領皆知,亦不可忘了。
尤其強調:眾頭領皆知,亦不可忘了。要求大家牢牢記住。
你看,晁蓋是這樣說的嗎?晁蓋說的是“射死我的”,他有說是史文恭射的他嗎?根本就沒有!
但宋江不止一遍的向眾兄弟門反複灌輸強調這一概念,有意給大家造成了這樣一種錯覺:是史文恭射死了晁蓋。
宋江聚眾商議,要與晁蓋報仇。
軍師吳用諫道:“哥哥,庶民居喪,尚且不可輕動。哥哥與師,且待百日之後,方可舉兵,未為遲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