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質量效應3是個不錯的遊戲.......終於通關了.......

兩遍......(捂臉)

-------------------------------------------------------------------------------------------

相比西歐的歌舞升平,東歐卻是戰火連連。

莫斯科,帝國軍司令部。

“高壓政策雖然容易激起更大的反抗,但也有顯著的效果。”卡儂看了一眼送來的報告後,無不嘲弄的說道。

“民眾說到底隻是一群沒有主見的弱勢群體,聽到有反抗軍的消息,熱血上頭的時候會鼎力相助。不過一旦感受到自身以及家人的生命安全遭到危及的時候,小市民自私的孽根性就會暴露無遺。”

因為帝國軍被迫停止了擴張腳步,間接騰出手來的帝國開始對占領區進行內部高壓和清剿。占領區中生活在大城市的市民突然發現,大批的帝國軍突然出現在市街,不少店鋪、餐館被查封,相關人員被逮捕。原本還正常進行銷售的生活物資也開始被嚴格管製。

一切矛頭直指向抵抗軍以及那些援助者。

“在性命受到實際威脅的情況下,隻需要稍稍給他們一點希望,會動搖的民眾絕對不在少數。”修奈澤爾扶著額頭。

“這些抵抗軍都是有親人的,而他們的親人大部分都在我們的管製下,隻是不知道罷了。雖然不指望這能動搖到抵抗軍的根本,但僅僅隻是少數也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是的,這一周已經捕捉到數支部隊的蹤跡。”

“暫時不要輕舉妄動,不就還會有更多的人跳出來。”

雖然這個世界並沒有出現過論遊擊戰的十六字真言,但這不代表軍事家們就悟不出相應的要領。不外乎就是保存實力,敵強我弱的時候便要果斷的轉移。吃掉小股敵軍,積小勝為大勝。疲憊敵軍,創造出對我軍有利的形勢。

特別是這個世界有著喜歡不斷擴張領土,卻又強大無比的神聖布尼塔尼亞帝國,盡管正規軍對遊擊戰術不屑一顧,但不少被擊潰的正規軍們轉換為遊擊部隊卻是理所當然的結果。

如果隻是一群拿著輕武器的雜兵,帝國軍隻會感到這不是什麼問題。如果再配上一些Knightmare的話,也隻是會升級為一個小問題。但如果這些小問題中還隱藏著一支裝備先進,配置合理而完善的精銳部隊,準備隨時將自己生吞活剝了,那可就是個嚴重的大問題了。

所以,修奈澤爾的目的很簡單,以此在抵抗軍中散布浮躁的情緒,逼迫抵抗軍頻繁甚至大規模的活動,以便帝國軍運用優勢兵力進行打擊。

“”

“那些東西分析的結果怎麼樣?”修奈澤爾突然開口問道。

“關於這個,羅伊德博士正好要來彙報。”

“哦?”

就在修奈澤爾感到意外的時候,羅伊德的通訊視頻已經彈了出來。

“啊哈~~~殿下,真是有趣的發現....”

修奈澤爾還沒來得及開口,羅伊德就已經搶先開口道。

“這些東西依靠兩到四個小型升力風扇進行浮空運動,配有一挺9毫米口徑的自動機槍以及攝像鏡頭,控製方式到底是遙控還是偏智能的指令操控還並不清楚,不過從毀壞掉的核心芯片來看,我認為應該更傾向於後者。雖然具體的數據並不清楚,但在我的想象中,隻要它的通常移動速度能過超過60公裏,在群體作戰中它們會是收割人命的利器,無論是正麵戰場還是特種作戰。”

“有這麼大的作用?”卡儂意外的出聲道。

“想像一下大批的小型無人機伴隨著步兵與機械部隊出現在混戰中的景象吧。精力全部投入到正麵目標上的士兵們被這些並不太起眼的小型飛行物收割性命....”

說道這裏,羅伊德突然露出慣有的沒心沒肺的笑容。

“那些抵抗軍的特種作戰並不專業,以至於在一次不成功的行動中損失掉了一部分裝備。要值得慶幸,這些抵抗軍對這些裝備的使用並沒有一個明確的戰術思路。”

盡管不少武器的戰術運用還是要依靠實際上的性能表現進行摸索和改進,但總的來說,任何武器的開發都是建立在一個明確的戰術或者戰略目的之上。畢竟沒有國家或者組織會無端的投入數千萬、數億甚至數十億的資金到一個不知道會不會有回報的項目之中。

“這種東西可以仿製嗎?”

“設計的結構方麵倒是輕而易舉,但關鍵的控製芯片與程序方麵並不是我們的強項,這需要時間。不過,這些小東西也不並不是沒有弱點。防禦力非常低下,幾顆子彈就能將其擊毀,而且收信範圍也並不廣,從殘骸上接收器來看,收信範圍最多隻有2公裏,也就是說它們不可能毫無征兆的就越過防線,這是小型裝置的通病。如果是倥傯和那個操控或者布置信號節點的話,在戰場上這個距離很容易被打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