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神之刃第三次發射之後............

聯合軍前線總部,日本九州島所屬,種子島。

“剛才傳來通訊,同盟第三艦隊已經全數通過蘇伊士運河,第四艦隊也已經越過馬六甲海峽,再有一天的時間就能抵達,再加上布尼塔尼亞的部隊,現在這個區域可是聚集了不得了的軍力。”扇要的語氣中透著隱隱的激動。

各國放下成見,共同攜手對敵,這簡直就像是在做夢一般。

海麵戰鬥艦艇超過400艘,加上各型補給、運載以及支援艦艇,總數達到了令人恐怖的上千艘,這還不包括200餘艘的航空艦隊。

而機動部隊中,僅僅各型號的可翔式Knightmare數量就有3000餘台,用於艦艇協防以及登陸用的Knightmare也有千餘台,其餘武裝直升機、戰鬥無人機的數量不計。

如此強大的軍勢,要拿下神根島上空的巨艦似乎已是輕而易舉。

“軍隊龐大固然可喜,但現在問題非常之多。”魯魯修的反應並不怎麼樂觀。

卡米尤不會攻擊前來集結的各個軍隊,這一點是被修奈澤爾從卡米尤那番對全世界的演說中,以摳文字的方式解讀出來的。雖然聽起來很荒謬,但大家都意外的覺得挺靠譜的。

換句話說,各支部隊陸續的向神根島附近的地區集結,反而間接的保住了這片區域的城市安全。

如今看似強大無比的聯軍,隱患卻頗為嚴重,因為時間太倉促的緣故,軍隊的指揮係統到現在還猶然未定,而部隊的後勤管理更是一個噩夢。

布尼塔尼亞帝國有著自己的裝備製式與武器彈藥規格,同盟也是沿用著EU的標準。至於黑色騎士團一直以來都屬於撿刀流,部隊的裝備有搶奪帝國的,也有自己生產的,而更多的是接收中華聯邦的,考慮到如今局勢的嚴峻與刻不容緩,同盟也慷慨大方的捐助了一批裝備——誰叫中華聯邦就是人口多呢?

於是在指揮權未定,而各國的部隊又聚集在一起的情況下,原本還能自家管自家的後勤係統也不可避免的變得混亂起來。於是,由各國精銳善戰部隊所組成的聯軍,此刻麵臨著臨時拚湊的雜牌軍這樣一個尷尬的局麵。

“而且,神根島這個地方限製了聯軍軍力的發揮....”

望著從頭頂上飛過的部隊,魯魯修更像是在自言自語。

“這已經是第三輪火力偵察了啊!”

所謂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麵對一個能夠向全世界挑戰的陌生對手,一頭抓瞎的衝上去,帝國在11區駐留艦隊的下場就是榜樣。

隻是這個試探的代價太過沉重,這些去進行火力偵察的部隊能夠回來的寥寥無幾,戰鬥過程將通過戰場邊緣的高空偵察機傳送回來。

不得不說,卡米尤在戰場的挑選上非常令人頭痛。

軍事上,在任何地形作戰都要麵臨一個戰場容納度的重要因素。就比如要攻陷一個高地,而地形卻隻能夠讓2千人展開進攻陣型,於是哪怕你手中有10萬人的部隊,你也隻能一次2千人、一次2千人的投入進攻。

戰爭史上這樣的例子隨處可見,而利用戰場容納度以少擋多的經典案例莫過於古希臘語波斯帝國的溫泉關戰役。當時的希臘軍隊以不到7000人的數量抵將數十倍於己的波斯帝國大軍擋在溫泉關3日之久。

現在聯軍在正麵戰場上也麵臨著這樣一個問題。卡米尤的巨艦固守在一座小小的海島上,使得聯軍隻能通過海上和空中發動進攻,而最為龐大、也是最有優勢的陸軍卻隻能隔著大海望洋興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