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大學中文係2000年迎新會上的講話
同學們:進入90年代以來,我們的口頭都經常掛著“百年中國”或“百年文學”一類的話題,那時講這些話總是感到是有點遙遠。隨著本世紀最後一些日子的消失,此時此刻,我若是這樣對你們說,你們是在20世紀的最後一個夏季結束了中學生活,又是在20世紀的最後一個秋季開始了人生最可紀念的大學生活,因此,你們是以青春的姿態跨越世紀的一代人,這就是非常平實真切的一句話了。
我算了一下,你們中的絕大多數人都誕生於80年代。對此,我想說的是,你們又是非常幸運的一代人,你們生逢其時,你們生活在和平建設的時期。和平,曾經是世代中國人的夢想。我們的先人曾為此進行過不懈的奮鬥和抗爭,但多半隻能在戰亂中終其一生。而你們卻輕易地擁有了,這不僅讓人羨慕,而且讓人心生嫉妒。
我們這一代人也曾經年輕過,記得四十多年前當我們跨進這所大學的時候,也有過一句非常響亮的口號,叫做“向科學進軍”。但和平寧靜的大學生活剛剛過了兩年,無情的、人為的鬥爭就開始了。這使得如花的歲月,如花的心靈蒙上了陰影。我們珍惜大學時代的友情,但卻難以磨去那時代加在我們身心的傷痕。因此,和平寧靜的生活對於我們到底隻是永遠難以實現的夢。
現在輪到你們了,時代為你們提供了向著神聖的學術殿堂舉行莊嚴而崇高的勇猛進軍的充裕的條件,一切都看你們自己的努力了。中國人已經半個世紀沒有聽到炮聲了,你們誕生以來的二十年,是生活在鮮花與歌聲的包圍之中的。和平是一曲美妙的音樂,但安定舒適的生活也容易讓人慵懶和懈怠,從而消磨了進取心和創造力,這是每一個生活在和平環境中的人不能不加以警惕的。從另一方麵看,當前這種高度物質化的環境,也會引誘一些人沉溺其中。他們往往迷戀物質而輕忽精神,而我則堅定地認為,一個放棄了人文精神的學界和缺乏文化素質的社會,不可能是健全的。
昨天我去了一趟三角地,看那裏公布的“狀元榜”。如同往年一樣,文科考生中獲得該地區最高分的同學,紛紛湧向了經濟、法律、外語等學科。曾經是高朋滿座的中文係,這種冷落已經不是一年兩年的事了。我絕對沒有輕視那些學科的意思,但我從中看出了當代的時尚,大家都變得實際了。你們是最堅定的考生!在社會性的普遍的輕視中,你們的這種堅定是非常可貴的,為此,我要特別地感謝你們這種選擇。
稍後會有一些老師將向你們介紹中文係的各個專業。你們在這種介紹中將會了解到中文係的使命和任務。在此,我隻能籠統地告訴你們,中文係是一個與社會的文化建設有關的學係。語言的研究、古籍的整理、文學的創作與批評,這些方麵的工作對於一個社會的健康發展,其影響是無形的和並非直接的、但卻是非常必須的。它也有實用的功能,但更多地卻是文化層麵的和精神層麵的。
當今社會,文學的世俗化和娛樂化,語言使用中的混亂和全社會語言水平的下降,國學基礎的削弱和衰落,都在影響著社會的文明程度和國民的素質。它最終將抵消物質建設的成果而使這個民族在世界競爭中不具競爭力。這些話絕不是危言聳聽,對馬寅初先生人口論的批判所造成的苦果,就是我們都不陌生的一例。這些看法要是在全社會不能達成共識,至少首先必須在中文係師生中引起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