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1)(1 / 3)

【第18節】

在紅煤廠入口處的橋頭一側,明守福讓人用紅磚壘了一座崗樓樣的小房子,並派人在那裏一天到晚值班把守,向前來遊覽的人收錢。鄉下人模樣,到紅煤廠辦事或走親戚的,當然不收錢。凡是穿戴和派頭像城裏人的,一律收錢,來一個人收一塊錢。平日裏,來紅煤廠遊覽的人斷斷續續,零零星星,不是很顯眼,誰也不知道一天能來多少人。一收錢,他們才知道了,每天來的人都不下幾十個。星期日來的人更多些,有一天竟超過了一百。來遊覽的人有夏觀礦務局的,有本縣縣城的,也有本省省會城市的。讓紅煤廠的人想不到的是,遊客當中,還有西安、南京、上海、北京等大城市的。他們有的是為了看某某某電影的外景地,為的是追尋靈化寺遺址而來。其中北京的一位遊客說,靈化寺是上了唐詩的,說著就把一首七絕律詩背出來了,詩文裏果然有靈化二字。

明守福原以為不必印門票,隻收錢就行了。誰知一些遊客不幹,說沒門票不正規。有的要門票是為了拿回單位報銷,有的要門票是為了收藏,為了作紀念。看來宋長玉的意見是對的。明守福還想到一點,有了門票就可以留存根,一查存根,就知道每天賣出多少票,掙回多少錢。要是沒門票,每天收多少錢,全憑在崗樓收錢的人自己報數,恐怕誰也不能保證有一個報一個。那麼明守福就把宋長玉從磚瓦廠抽出來,把設計門票和印刷門票的事交給宋長玉做。宋長玉堅持把門票的標價定為兩元一張。他說,遊客既然來了,他們不會嫌門票貴,不會不進門就返回去。因為在農村人麵前,他們願意花錢保住自己的麵子。別說兩元錢一張,五元錢一張也有人買。

明守福說那好吧,就印成兩元錢一張。宋長玉發揮自己的文采,在小門票背麵做足了文章。他的文章是他自己擬定的幾句廣告詞。他不惜使用相當誇張的手法,把紅煤廠與蘇州杭州相提並論,說南方有蘇杭,北方有紅煤廠。紅煤廠不僅有千年古刹靈化寺遺址、寶塔,還是某個電影的外景地。人們到了紅煤廠,就等於走進電影裏去了。他找到縣城的一個印刷廠,首批印了一萬張門票,每一百張為一遝,一共一百遝。宋長玉把一萬張門票交給明守福時,說了一點笑話:“明大叔,咱們印門票,等於印人民幣。這是兩萬塊人民幣,夠您數一會兒的。”他把“人民幣”後麵的廣告詞指給明守福看。明守福一看就笑了,笑得哈哈的,說:“很好,很好!”問:“這些詞兒是不是你想出來的?你對紅煤廠的情況很了解嘛!”

宋長玉也笑了,承認是他寫的,說:“您看這些詞兒是不是誇張了一點?”

“王婆賣瓜,別人不誇自己誇,就得誇張一點。”

宋長玉建議,這些門票不能全部交給賣票的人,最好由村裏的會計統一保存,管理。每天發給賣票人一百張,賣票人交了錢,再領新票。明守福說,這個事情村委會已經研究過了,門票和賣門票的收入是要專門建帳,統一管理。明守福還說,他提議,門票的所有收入要給宋長玉百分之五的提成,因為在紅煤廠建立遊覽區的主意是宋長玉出的。這個提議村裏別的幹部也都同意了。宋長玉想過,村裏就門票的收入應該給他一部分提成,他想得到的提成比例也是百分之五。他沒好意思提出來,想過一段時間,找一個適當的機會,再向明守福提出來。因為事先想過,當明守福對他說出提成時,他一點也不感到意外,心中的高興也沒有表露出來,卻問:“提成多長時間結算一次?”

“一個月吧。到時候你找會計領錢就行了。”

這樣的話,如果門票一個月賣六千,他就可以得三百。如果賣一萬呢,他就可以得五百。道理很簡單,門票收入越高,他得到的提成就越多。他下一步的任務,就是爭取把盡可能多的遊客吸引到紅煤廠來。於是,做廣告牌的事兒就提了出來。明守福很爽快,說:“需要怎麼宣傳,你隻管去辦吧。宣傳費開上發票,用賣門票的錢報銷,用多少報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