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開國之前,長江上的炮擊事件(1)(1 / 3)

震驚世界的消息:渡江的解放軍和英國皇家艦隊打起來了。葉飛受陶勇情緒的感染,斷然下令:“開炮!”毛澤東感到問題嚴重,立即叫來周恩來,請他注意英國的動向。

“紫石英”號出現在江麵

1949年1月1日,新華社發表了《將革命進行到底》的新年獻詞,號召人民解放軍乘勝追擊,解放全中國。4月,正當第二、第三野戰軍在以鄧小平為書209記的總前委統一指揮下,沿西起鄱陽湖口東至江陰要塞的千裏長江北岸,準備渡江作戰時,千帆競渡的長江江麵上,傳來一條震驚世界的消息:渡江的解放軍和英國皇家艦隊打起來了。

這起被後人稱作“紫石英”號事件,其由來是這樣的:

1949年4月20日,是中共曆史上一個不平凡的日子。這一天,國共兩黨和平談判失敗,解放軍的百萬大軍雄踞長江北岸,正以彎弓待發之勢,準備渡江,直搗國民黨老巢;而長江南岸的國民黨75萬守軍,困獸猶鬥,生死存亡在此一役。

這一天,滾滾長江卻異常平靜地流淌,好像什麼事情都不會發生一樣。

然而,早晨,晨霧剛剛散去,大約8點半鍾,一艘打著米字旗的英國軍艦駛進揚州東南20公裏的三江營水域。這一帶是解放軍渡江東路大軍第八兵團的防區。

東路大軍預定的渡江作戰時間是4月21日,此刻正在嚴陣以待,準備隨時投入戰鬥。可是江麵突然出現的這艘英國艦隻幹擾了這個計劃。

以後才知道這艘英艦叫“紫石英”號,是隸屬於英國皇家海軍遠東艦隊的護衛驅逐艦。這是一艘剛下水不久的新型戰艦,排水量約2000噸,艦上裝有102毫米火炮6門,40毫米火炮6門,另外還裝有24管的深水炸彈發射器,載有192名官兵。

執行封江任務的解放軍炮兵連,發現“紫石英”號駛進封江領域,立即開炮示警。為防止炮彈擊中軍艦,彈著點選在軍艦的左前方。隨著一聲轟隆巨響,炮彈托起高高的水柱,江麵也隨之動蕩起來。

然而聽見炮響的英艦不但沒有對警告做出絲毫響應,而且開足馬力,加大航速,拚命駛向上遊。

炮兵連發出第二發炮彈,彈著點仍在軍艦左前方,隻是靠軍艦更近了,隻有30米,炮彈濺起的水花足以落到軍艦的前甲板上。這時,軍艦上的炮口轉向了北岸,隨著火花閃動,幾發炮彈落到了沿江的炮兵陣地和村落。“紫石英”號開炮了!

根據上級“假如發現外國軍艦,凡是不聽我軍警告停止航行,可以不再警告,立刻射擊”的指示,岸上炮三團兩個炮兵連立即向“紫石英”號開炮還擊,與此同時,相鄰的炮一團也主動投入戰鬥。

在這樣的情況下,“紫石英”號的結果可想而知。僅僅三分鍾的戰鬥,“紫石英”號便中彈30餘發,指揮台與前主炮直接被炮彈擊中,艦身多處洞穿,操縱係統失靈,航向失控,艦首偏斜,勉強堅持著駛向南岸,在一陣斷斷續續的突突聲中,擱淺了。

軍艦仍未脫離我軍火炮的有效射程。又一發炮彈跟蹤而至,落在後甲板,炸毀了後炮,“紫石英”號完全癱瘓。很快,在“紫石英”號上掛起了兩麵表示投降的白旗,一麵掛在主桅上,另一麵掛在後桅上。顯然,曾經不可一世的大英帝國的艦隊沒有投降的習慣,不會預先準備白旗。那是兩條白色的大床單。

事後統計,這次水陸炮戰,解放軍炮兵部隊無一傷亡,而“紫石英”號損失慘重。據兩天後上海出版的《字林西報》報道:該艦在這次戰鬥中,艦長斯金勒少校陣亡,副艦長威士敦上尉重傷,全艦共死亡17人,負傷20人。而後來的消息證明,“紫石英”號實際的傷亡人數遠遠大於這個數字。

英國遠東艦隊獲悉“紫石英”號在長江受傷的報告後,副總司令梅登海軍中將立即乘坐旗艦“倫敦”號,並率驅逐艦“黑天鵝”號全速馳援。4月21日晨,英國艦隊駛過了江陰,繼續向解放軍控製的江麵前進。英艦虎視眈眈,將艦上的巨炮一齊指向北岸。

而揚子江北岸八圩港一帶,正是解放軍東路渡江大軍第十兵團的防區。

位於八圩港右側的突出部,有一個簡陋的炮兵觀察所,它是第二十三軍炮六團一營的左觀察所。此時正是二連觀測員崔汝山的值班時間。小夥子才18歲,典型的山東人模樣:黑黑的臉膛,濃濃的膠東口音。因為有點文化,一當兵就在營裏當上了文書。1948年5月,他調到華野特種兵縱隊特科學校學習炮兵行當,淮海戰役結束後被分配到炮六團,小小年紀就擔任了排級待遇的觀測員,令不少同鄉同齡人羨慕不已,都說還是喝幾口墨水管用。這個小觀察所,下麵是泥巴,上麵是兩塊門板,隻能容兩個人並排站著。最重要的物件有兩樣:一架望遠鏡,一部電話機。這架望遠鏡,專業術語叫炮隊鏡,也算得上是精密儀器了。透過它一看,不但寬闊的江麵盡收眼底,就是相隔3000米的對岸,也看得清清楚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