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住處發現一顆手榴彈。毛澤東若無其事地抽煙:“你們就是想把我鎖在櫃子裏,不叫我接近群眾。”
為了不讓中央領導因飲酒過多而不能登上天安門,王鶴濱他們想出以水代酒的主意。
進京路上,兩位領袖意味深長的對話
相信每一個關注共和國曆史的人,對下麵這個場景都不會陌生;那段廣為流傳的,在兩位世紀巨人之間進行的對話,已經深深鐫刻在後來者的記憶中———
時間:1949年3月23日。
地點:河北省建屏縣(現屬平山縣)西柏坡。
早上三四點鍾,毛澤東要上床睡覺了。臨睡前,他告訴值班衛士李銀橋:“9點鍾以前叫我起床。”周恩來知道毛澤東又睡晚了,悄悄囑咐李銀橋:“讓他多睡會兒,沒有關係。”
快10點了,李銀橋才把毛澤東叫醒。毛澤東有起床後依欄而坐仰靠一會兒,抽支煙喝杯茶看看報紙的習慣。他問道:“幾點啦?”
“快10點了。”
“讓你們9點以前叫我,為什麼現在才叫我?”
“周副主席想讓你多睡會兒。說休息不好,怕你路上太疲勞。”聽了這個解釋,毛澤東不再說話,低頭看一張新報。這一天,中共中央七屆二中全會的新聞公報由新華社向全國發表。
飯後,毛澤東把煙盒揣進口袋,朝門外走,迎麵遇上周恩來。周恩來輕輕抬了一下手:“沒有休息好吧?”
“休息好了。睡四五個小時,精神就很好了。”毛澤東習慣地又去掏煙,想起什麼,在外口袋拍了兩下,沒有取煙。
“多休息一點時間,長途行軍坐車也是很累的。”周恩來一邊說話,一邊和毛澤東身後的人打著招呼:“都準備好了沒有,就要出發了。”
毛澤東在秘書的指引下,朝自己要乘坐的汽車走去。仍和周恩來說著話:“今天是進城的日子,不睡覺也高興啊。今天是進京‘趕考’,精神不好怎麼行?”正要上車的其他中央領導人都跟著笑了。
周恩來點點頭:“我們應當都能考試及格,不要被退回來。”
“退回來就失敗了。”毛澤東一腳在車上,一腳在地下,平平地說了句震撼人心的話:“我們決不當李自成,我們都希望考個好成績。”
下午2時,毛澤東、周恩來和劉少奇、朱德、任弼時等,在吉普車上坐穩了,回首望了一眼這個大決戰的總指揮部所在地,笑意寫在臉上,感慨藏在心裏,驅車出發了。曲曲彎彎的沙土路麵揚起煙塵。後麵是長長的百十輛車隊;前麵,前麵是北京,是即將聳立起來的共和國的遠景……浩浩蕩蕩的車隊到達河北省委所在地保定時,省委書記林鐵出門遠迎,並設便宴招待路過的中央領導。聽取了林鐵的工作彙報後,中央各位書記都講了話。
毛澤東強調:工作千頭萬緒,要抓黨的領導,抓黨對城市各項政策的宣傳和實行。要使各界人士都認清形勢,以國家和民族利益為重,同新政權合作,恢複和發展生產。
周恩來對毛澤東後麵的話作了補充:多宣傳中央公布的城市政策;對資本家要保護,幫助他們恢複和發展生產。
24日下午,車隊到達河北涿縣。傍晚,葉劍英和滕代遠等從北京乘火車趕來,接中央領導進城。晚上研究進城儀式時,不少同誌認為,既是勝利之師,入城就該有些氣派,至少應是鑼鼓喧天,各路人馬夾道相迎,以壯中國革命之聲勢。但中央書記們基本不讚成“大搞”。尤其是毛澤東,他在西柏坡時聽說保定要歡迎他,開慶祝會,堅決不同意。他說:“還是簡單的形式為好,場麵不要過大,不要動員那麼多的群眾。到全國取得最後勝利時,再組織群眾很好地慶祝慶祝。”隨後周恩來也電告華北局:“聞此地將舉行慶祝大會,主席認為不妥,連北平也不要開慶祝大會。因以我黨中央遷移名義,號召人民慶賀並不適當,望速停止北平及各地慶賀活動。”周恩來還在電報中特別強調:不要鳴炮,以軍樂團代之。
周恩來還設計了一個具體方案:“從清華園火車站下車,然後改乘汽車進頤和園住宿一夜,第二天去西郊機場舉行入城式。入城式上,先檢閱部隊,然後與各界代表見麵,特別是要與那些知名人士如李濟深、沈鈞儒、郭沫若、柳亞子、茅盾等見麵。這些人與我們合作共事,今天勝利了,他們高興了,急於見到我們,他們也在考慮今後怎麼辦。新政府裏給他們安排什麼工作。這些,都需要進行協商的。”
毛澤東沉思著點頭:“我讚成恩來的意見。明天就要和他們之中的一些人見麵了。明天見麵,是他們歡迎我們,也是我們歡迎他們,並向他們表示感謝。希望他們繼續同我們合作,在今後的政府工作中,使他們做出應有的貢獻。”
沒有任何爭議,具體安排落在了周恩來身上。
稍頃,毛澤東很認真地對周恩來說:“對作過貢獻的各民主黨派領導人,應該在政府裏安排職務,使他們有職有權。”
周恩來照著做了。在中央人民政府的人事安排:副主席6人中,黨外人士3人(宋慶齡、李濟深、張瀾);委員56人中,黨外人士27人(何香凝、賽福鼎、陳嘉庚、馬寅初、馬敘倫、郭沫若、沈鈞儒、沈雁冰、陳叔通、司徒美堂、李錫九、黃炎培、蔡廷鍇、彭澤民、張治中、傅作義、李燭塵、李章達、章伯鈞、程潛、張奚若、陳銘樞、譚平山、張難先、柳亞子、張東蓀、龍雲)。再看政務院人事安排:4名副總理中,黨外人士2人(郭沫若、黃炎培);15名政務委員中,黨外人士9人(譚平山、章伯鈞、馬敘倫、陳劭先、王昆侖、羅隆基、章乃器、邵力子、黃紹)。在政務院所轄34個部、會、院、署、行中,擔任正職的黨外人士14人(上述民主人士中,後來個別人恢複了共產黨黨籍,有少數人加入了中國共產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