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毛澤東要千秋萬代坐北京(3)(1 / 3)

重慶違教,忽近四年。仰望之誠,與日俱積。茲者全國革命勝利在即,建設大計,亟待商籌,特派鄧穎超同誌趨前致候,專誠歡迎先生北上。敬希命駕蒞平,以便就近請教,至祈勿卻為盼!

專此。敬頌

大安!

毛澤東

一九四九年六月十九日

中共中央候補委員,全國婦聯副主席鄧穎超帶著毛澤東的親筆信出發了。臨行前,周恩來也寫了一信,讓鄧穎超帶上。信中寫道:

慶齡先生:

滬濱告別,瞬近三年,每當蔣賊肆虐之際,輒以先生安全為念。今幸解放迅速,先生從此永脫險境,誠人民之大喜,私心亦為之大慰。現全國勝利在即,新中國建設有待於先生指教者正多,敢借穎超專誠迎迓之便,謹陳渴望先生北上之情。敬希早日命駕,實為至幸。

專上。敬頌

大安!

周恩來

一九四九、六、二十一

此次與鄧穎超同行的還有已從香港返回北平的廖夢醒。她曾在宋慶齡身邊工作多年,又是廖仲愷、何香凝之女,有許多便利。到達上海後,鄧穎超讓廖夢醒先去宋慶齡處說明來意。宋慶齡感歎一聲:“北平是我最傷心之地,我怕到那裏去。”因為孫中山正是在北平逝世的,當時的種種悲情曆曆在目。

廖夢醒說:“北平將成為紅色中國的首都。鄧穎超代表中共中央、毛澤東、周恩來等同誌,特來迎你,你打算什麼時候見她?”

宋慶齡拍拍廖夢醒的手:“讓我想想好嗎?”

過了兩天,鄧穎超接到了宋慶齡宴請她的請柬。幾次交談之後,鄧穎超把宋慶齡說服了,並著手準備北上之行。

8月26日,周恩來將這一消息告訴毛澤東,毛澤東高興異常:“鄧穎超這次上海之行,出色地完成了黨中央交給她的任務。”並翻看日曆,計算由上海到達北平的火車時間。

周恩來建議:“主席,孫夫人這次能來參加新政協,很不容易。主席能否親去車站迎接?”

不論是在延安,還是初到北平,毛澤東還沒有親到機場或車站去迎接過客人。他想了一下:“宋慶齡是一位傑出人物,中國婦女的典型代表,她能與蔣介石決裂,同中國共產黨合作,實屬不易。我去車站迎接,也是應該,應該的。”

過了兩天,即28日下午,毛澤東早早地就向工作人員打了招呼,他要去車站迎接孫夫人。吃過午飯,他就換上皮鞋,穿上那套平日很少穿的淺色衣服,3點多鍾就催著大家出發。

宋慶齡乘坐的專列,下午4時15分才進站。車剛剛停穩,毛澤東便走上車廂,迎接孫夫人下車,與之握手:“歡迎你,歡迎你,一路上辛苦了!”

在毛澤東的陪伴下,宋慶齡走下車來。她比實際年齡要顯得年輕許多,一身黑色栲綢旗袍,配上一條白色紗巾,加之宋家三女都遵從母親囑願留著的盤發,愈加顯得豐采灼人。

周恩來迎上前來問好握手,宋慶齡高興地說:“謝謝派你的夫人來接我。”

周恩來說:“歡迎你來和我們一起領導新中國的建設。”蔡暢向她獻上一束花。

由周恩來陪同,向站在月台上的歡迎者作介紹,與他們一一相見。隨後,宋慶齡與何香凝、鄧穎超、周恩來同車前往寓所休息。毛澤東等才乘車相繼離去。

9月,毛澤東和周恩來再一次親臨車站,迎來了原國民黨湖南省主席、和平起義將領程潛將軍。

領袖們沒有和蘇聯老大哥們喝醉

進了城,這些領袖們處理問題仍是老習慣:重大問題的醞釀過程往往是毛澤東在會上或某位領導人麵前提起,而後由這一方麵的領導人負責起草文件,提交毛澤東審閱,再退回這位領導人修改並發布命令執行。這種程序常在毛澤東和周恩來之間進行。關於毛澤東訪問蘇聯,中央議論過,毛澤東自己也提過幾次。

1948年,中共中央還在西柏坡時,斯大林就派米高揚做特使,會見毛澤東,一是摸中國共產黨的底,二是代表斯大林邀請毛澤東訪問蘇聯。毛澤東接受了邀請,但鑒於毛澤東正忙於指揮國內三大戰役和農村的土地改革,他請米高揚轉告斯大林,等我們把蔣介石軍隊消滅得差不多了,大概在斯大林70大壽時再前往蘇聯訪問。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前,中共中央派出劉少奇訪蘇。在劉少奇出國之前,毛澤東不無擔心地講過:“我們建國以後,如果外國三天不承認,就有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