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章 中南海“打老虎”(2)(1 / 3)

在對上海72家較大的工商戶定案處理的時候,遇上一個難題:如果都定為違法戶,就談不到繼續與他們合作,黨對民族資產階級的又團結又鬥爭的政策也有很大程度上落空的危險。薄一波和陳毅商量後認為,可視他們的政治表現,適當從寬處理。對待榮毅仁先生就是一例。

榮家當時是上海最大的民族工商戶,在“五反”中也發現了一些問題,應該劃哪一類?薄一波和陳毅可費盡腦汁,不知研究了多少次。最後陳毅一拍桌子:“我看還是定為基本守法戶好。”薄一波同意他的意見,並報告周恩來。

周恩來也同意,又將意見轉報毛澤東。

毛澤東氣魄更大:“何必那麼小氣!再大方一點,劃成完全守法戶,怎麼樣?”

這個“標兵”一樹,在上海以至全國各大城市產生了很大影響。許多人豎起了大拇指,說共產黨偉大。

“火柴大王”劉鴻生的全部企業都被定為守法戶,頓時舉家歡慶。他又把兒子叫過來,一邊品酒,一邊感歎:“我原以為上海這個大碼頭很難改變,除非連根挖掉。沒有想到共產黨本事如此之大,一夜之間社會風氣大變,我佩服,佩服啊。”

兒子挖苦他:“我看是你自己的腦袋轉得快。”

“不能這樣講。”父親嚴肅起來,“共產黨裏的確能人多,拿上海來講,陳老總,小開(潘漢年),北京更不要講了,毛澤東是頭一號,再加上周恩來,像是劉備得到諸葛亮……”

6月13日,周恩來批發了政務院《關於結束“五反”運動中的幾個問題的指示》,提出要注意防止和反對兩種傾向:一種是虎頭蛇尾,草率結束,特別是對處理從寬的原則產生誤解,以致對違法工商戶缺乏應有的嚴肅性,引起工人和店員的不滿,導致一些不法工商戶再施“五毒”;一種是不願意根據實際情況,對原來計算較高的工商戶違法所得的數目認真加以核實,以便正確定案。政務院要求各地在“五反”結束階段,必須本著寬大與嚴肅相結合的精神,實事求是地做好定案處理工作,做到合情合理,使之既有利於清除“五毒”,又有利於團結工商業者發展生產和營業。

“白天敲鑼打鼓,晚上回家抱頭痛哭”的悲喜劇

“五反”運動以後,國家掌握了大量的原料,可以及時供應給工廠,物價穩定,國家基本建設同時展開,工商企業有了很大發展。劉鴻生的水泥廠就突破了曆史上的最高紀錄。因此,1953年被工商界人士稱為“難忘的一九五三年”。他們對這個時期甚至十分留戀,情不自禁地說:“讓我們多喊幾聲新民主主義萬歲吧!”

然而,毛澤東的腳步是從來不肯停止的。

也就在這一年的9月,北京,金色的秋天,民主黨派和工商界一些代表圍坐在毛澤東身邊,氣氛十分融洽。有些聽到風聲的資本家問道:“毛主席,聽說要搞公私合營了,現在我們剛剛‘洗過澡’,一身輕鬆,正要大發展,不會再搞運動了吧?”

毛澤東肯定地點點頭:“通過國家資本主義,完成由資本主義到社會主義的改造,是較健全的方針和辦法。公私合營是勢在必行啊。”

不少人有些緊張:“‘五反’我們洗了臉,一公私合營,又要我們‘脫胎換骨’了吧?!”

毛澤東淺淺一笑:“諸位老兄不必緊張,這一過程不但要根據需要和可能,而且要出於資本家自願,因為這是合作的事業,既是合作就不能強迫。將全國私營工商業基本上引上國家資本主義軌道,至少需要3年至5年的時間。具體辦法是通過國家資本主義的方式,采取和平贖買的政策,逐漸完成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對民族資產階級的改造,周恩來一直持謹慎態度。建國後,周恩來曾多次將一些著名企業家和民主人士引見給毛澤東,也曾與毛澤東一道,多次登門拜訪。老舍是周恩來40年代結識的朋友,一建國,周恩來即以總理的身份邀請他回國。老舍回到北京,喘息未定,便埋頭創作。在老舍創作《春華秋實》這部話劇時,周恩來向老舍詳盡地解釋黨對民族資產階級的政策,提醒老舍,切不可把這出戲就政治宣傳。當這出戲寫出後,周恩來看完演出,立即打電話給老舍,婉轉地告訴他哪些地方還存在值得推敲的地方。相比之下,周恩來更喜歡老舍寫的《龍須溝》,並向毛澤東推薦,此劇上演時,毛澤東和周恩來在中南海懷仁堂一道觀看。

在運動後期,周恩來還在統戰部長會議上講到,“在‘五反’中,有些同誌曾經在資產階級兩麵性的問題上發生過動搖,這是不對的。剛才我從曆史根源上講了它的兩麵性,現在它仍然有兩麵性。……關於‘五毒’,毛澤東同誌在提出‘五反’的時候就確定了這樣五項,這是具體化而又集中化了的。說得過多就不利。比如對於資產階級的限製問題就是這樣。”他舉了一個例子,“我看了一個同誌的發言,他好像認為跟資產階級做統一戰線工作就是講‘外交’、應付、說空話。這是不對的。難道毛澤東同誌是在那裏閑著沒事做,把黃炎培找去聊天講閑話嗎?大家曉得,毛澤東同誌沒有這樣的閑工夫。他找一個人去總是有目的的。毛澤東同誌向黃炎培講清道理後,黃炎培就給資產階級寫信,首先是給上海資產階級寫信,用他自己的口氣向資產階級傳達毛澤東同誌的指示,這有什麼不好呢?”毛澤東同黃炎培講的話,就是“四馬分肥”的政策,即把利潤分成四份,其中國家一份,即稅收;工人一份,就是福利費;還有一份是公積金,作為再生產之用;第四份就是私人應該得到的純利。實際上,資本家得到的是一份多一些,因為公積金在將來發展生產中的所得又可分成四份,在四份中他又得到了一份。資本家得的利潤如果是在這樣一個範圍內,就是合法的利潤。我們要鼓勵他們這樣去取得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