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軍委將渡口選在界首和鳳凰嘴之間,這個地點正是6軍團殺過湘江與2軍團會師的地點。
1軍團奪取全州未成,隻能將第一道阻擊線選在湘江西岸距全州十幾公裏的魯班橋、腳山鋪一帶。
腳山鋪是一個隻有幾十戶人家的小村莊,桂黃公路就經過此地,公路兩旁夾峙著綿延不高的丘陵,形成了幾個高高低低的天然陣地,東麵的黃帝嶺和西麵的抱子嶺要更高一些,山上樹木不多,亂石混雜,在目前的地形上看,隻有此地還算是一個較理想的阻擊陣地。
1軍團一過江,林彪和聶榮臻,便把阻擊陣地選在了這裏。
白崇禧撤走了桂軍,隻留下一些民團,劉建緒很快意識到白崇禧是怕惹火燒身,隻是想保住廣西。這樣一來紅軍隻能入湘,這是劉建緒不願意的。劉建緒一麵報告給何鍵,一麵從全州傾巢出動,以4個師的兵力,向湘江撲過來。何鍵一麵把這一情況彙報給蔣介石,一麵向湘江增兵。從南昌行營函電交馳中便可看到紅軍的處境萬分危機。
1934年11月12日。蔣介石委任何鍵為“追剿”總司令電。
派何鍵為追剿總司令,所有北路入湘第6路總指揮薛嶽所部及周渾元所部統歸指揮,並率領在湘各部隊及團隊追剿西竄股匪,務須殲滅於湘、漓水以東地區。除任狀、關防另發外,特電遵照。
1934年11月13日。
何鍵關於消滅中央紅軍於湘、漓水以東地區的“追剿”計劃。
第一、迄11月12日晚狀況
一、自11月9日以來,西竄之匪逐次進入宜章境內,其一部向宜章縣城攻擊,一部經由良田向萬會橋北竄。匪之主力偽第1、3、5、8、9等各軍團,麇集宜章東方之白石、平和、文明司間地區。迄昨(12)日晚,文明司附近之偽第8軍團(第21、第22兩師),經我第62師擊破後,分向赤石司及九峰方向潰竄。萬會橋附近之匪(偽第3軍團)尚與我第15師激戰中。唯宜章縣城因我兵力寡弱,馳救不及,業已失陷。且有匪之一部竄抵宜章北方之黃茅附近。
二、我廣西方麵,配置於湘、桂邊之兵力,自鹹水經黃沙河至永安關一帶,僅有民團千餘人。其正式軍隊已開始向全縣、灌陽、興安間地區集中。我廣東方麵,於坪石至九峰之線,約有兵力5團。
三、本追剿軍所屬各兵團態勢如左:
1.薛總指揮嶽所部(5個師為基幹)昨(12)日先頭抵江西之安福縣,本(13)日繼續西進。
2.周指揮官渾元所部(4個師為基幹)昨(12)日先頭抵桂東縣,本(13)日可抵資興。
3.原西路軍各兵團之行動如左:
第16師及補充總隊(大部已到大江口)及湖南保安3團(附機槍12連)守備自東至衡州間沿湘水左岸地區。其主力配置於東安至零陵之間。
第15師在郴縣之南方萬會橋附近,與匪激戰中。
第62師昨(12)日在文明司北方之勾刀凹附近擊破偽第11軍團第21、第22兩師之匪,跟蹤追擊至文明司。昨晚在該地附近徹夜。其餘由贛西西進各兵團計23師本(13)日先頭可到達郴縣北方之高司;第5師本日先頭可達資興;第63師本日可達耒陽。以上除薛總指揮嶽所部及守備湘水沿岸之各部隊外,其餘各兵團預期可於14、15兩日陸續到達桂陽、郴縣之間。
……
1934年11月中旬。
南昌行營關於“追剿”中央紅軍的計劃。
第一、敵情判斷
一、蕭克、賀龍兩股匪軍,在湘西之慈利、大庸一帶合股後,似將繼續活動於龍山、鹹豐及川東地區,以圖截斷川、鄂及川、湘交通,並掠奪物資。
二、朱、毛股赤匪之第1、第3、第5、第8、第9各軍約10餘萬人,竄抵湘南後,將經桂北、黔東,向南竄犯,圖與川北之徐向前股及湘西蕭、賀股匪,互成犄角之勢,再行相互策應,製我川中。
三、第4軍團徐向前股,由陝南竄至川北之通江、南江、巴中地區後,似將繼續竄犯嘉陵江之閬中、南部一帶,以圖牽製我川中進剿軍,策應朱、毛、蕭、賀各股匪軍之行動。
四、各該股匪均將避實就虛,沿途流竄,破壞交通,掠奪物資,宣傳赤化,以達成再度嘯集之目的。
……
第四:軍隊區分
追剿軍總司令何鍵
第1路追剿司令劉建緒
第16師
第62師
第63師
第19師一部
補充團(4個團)
保安團(3個團)
第2路追剿司令薛嶽
第7縱隊吳奇偉
第59師
第90師
第92師
第93師
第1支隊
第4旅
第75旅
第3路軍追剿司令周渾元
第5師
第13師
第96師
第99師
第4路追剿司令李雲傑
第23師
第15師
第5路追剿司令李韞珩
第53師
廣西剿匪軍總指揮白崇禧
第7軍
第15軍
貴州剿匪總指揮王家烈
第25軍
第102師
第103師
新編第8師
獨立第1旅
獨立第2旅
獨立第3旅
獨立第1師
獨立第2師
川湘鄂邊區總司令徐源泉
第34師
第58師
暫編第19旅
四川剿匪總司令劉湘
第1路軍(鄧錫侯)
第2路軍(田頌堯)
第3路軍(李家鈺)
第4路軍(楊森)
第5路軍(範紹增)
第6路軍(劉文輝)
……
蔣介石關於消滅中央紅軍於湘水以東地區電。
現在匪已竄過一、二兩線,今後倘再能竄過第三線,則撲滅更難,貽害國家不堪設想。希芝樵(何鍵)見督飭兩李(李雲傑、李韞珩)各部及軍隊、民團,並會同粵、桂兩軍,妥為部署,分別嚴密追堵,務殲滅竄匪於湘水以東;尤須注意勿使迂回粵、桂,剿辦更難。並須粵、桂兩軍嚴密防堵南竄,但壓迫於郴水以北地區聚而殲之,最為有利,又亟須設計遲滯匪之行動。
……
1934年11月27日。
劉建緒關於依托全州、橋頭三線陣地夾擊中央紅軍電。
1.據報,匪兩萬餘本日抵文市。其最先頭便衣散匪約二三千人,刻正分途通過茅埠、屏山渡、鳳凰嘴之線,向我偵察,東山徭方麵尚無匪情。我桂軍一部正在灌陽西三峰山、鑣刀灣一帶與匪激戰。另有桂軍11團已集結新圩、唐家園之線,會同我軍向匪夾擊。
2.本軍以協同桂軍夾殲該匪之目的,決先依托全縣沿飛彎橋至橋頭三線占領陣地,以主力集結大石塘、石角村、全縣、五星牌,待機出擊。
3.著章(章亮基)師迅即占領飛彎橋、橋頭之線陣地,主力控製橋頭後方,另派精銳1營,輕裝星夜兼程占領寨圩,切實固守,但橋渡須構成據點。
4.著何平部迅即就秀衣渡、王家、茅埠沿河之線,嚴密布置警戒,主力控製全縣城北端。
5.著陶廣師即集結五星牌附近待命。
6.著陳光中師以一部嚴密固守黃沙河至秀衣渡沿河之線;主力即集結太平鋪待命。但沙子街仍須留守兵固守。
7.著李司令覺即率成鐵俠部,迅即集結全城西北端待命。
8.著喻炮兵營即在大石塘附近選定陣地,對各方測定射擊距離。爾後暫歸章師長指揮。
9.予在全縣。
注意:(一)全縣城防係統由桂軍陳(陳恩元)指揮擔任;(二)各部隊均應於直前方遠派偵察及遊擊隊。
右命令9項,注意2項,仰即遵照。
1934年11月28日。
蔣介石關於紅軍先頭部隊從容渡河給何鍵、白崇禧電。
據恢先(劉建緒)感戌參機電,匪先頭已於宥、感兩日,在勾牌山及山頭與上米頭一帶渡河。迭電固守河流,阻匪竄渡,何以全州沿至鹹水之線並無守兵,任匪從容渡河,殊為失策。竄渡以後,又不聞我追堵各隊有何處置,仍謂集結部隊,待機截剿。匪已渡河,尚不當機立斷痛予夾擊,不知所待何機?可為浩歎。為今之計,惟有一麵對渡河之匪,速照恢先、健生(白崇禧)所商夾擊辦法,痛予殲除;一麵仍擊匪半渡,務使後續股匪不得渡河,並照芝樵(何鍵)預定之計劃,速以大軍壓迫。匪不可測,以遲滯匪之行動,使我追軍得以追擊及兜剿。總之,竄匪一部漏網,已為失策,亡羊補牢,仍期各軍之努力,殲匪主力於漓水以東,四關以西地區也。前頒湘水以西地區剿匪計劃,已有一部之匪西竄,並望即按計劃次第實行,勿任長驅西或北竄為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