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來臨時要堅持的原則:往高處走,切勿單獨行動,要學會保護自己。
首先,學生一定不要亂跑。聽從學校的統一指揮,老師根據現場情況,帶領學生有組織、有秩序地快速往高處撤離,情況危急,來不及向校外轉移時,可以組織學生上到學校樓頂,但是不要爬到泥坯牆的屋頂,這些房屋水浸後很快會塌陷。也可以爬上附近大樹,並及時發出呼救信號,等候救援。
如果是在校外遇到洪水,一定要組織好學生不要慌亂,要觀察現場,尋找最佳逃生路線,然後立即離開低窪地帶,選擇較高的有利地形躲避。一定不要在溝底向上或向下行進,要向兩側較高處沿岩石坡麵轉移,更不要涉水過河。
如果洪水突至,不能及時躲避,可以就地取材,選擇浮力較好的木篙、木板、課桌等漂浮物,趴在上頭,盡量將頭露出水麵,等待救援。
農村遇洪水災害如何自救
農村地形開闊,洪水容易長驅直入,房屋也易倒塌,水災中民眾更易受到侵害。最安全的避災地點是山地和堅固的建築。應該避免的常見危險地帶有:
行洪區(指主河槽與兩岸主要堤防之間的窪地)、圍墾區;
水庫、河床及渠道(常指水渠、溝渠,是水流的通道)、涵洞(在水渠通過公路的地方,為了不妨礙交通,修築於路麵下的過路涵洞);
危房中、危房四周;
電線杆、高壓電塔附近。
山區洪水暴發時如何自救
山洪一般由暴雨引起,山頂土體含水量飽和,當遇暴雨,能量迅速累積,致使原有土體平衡破壞,土體和岩層裂隙中的壓力水體衝破表麵覆蓋層,瞬間從山體中上部傾瀉而下,造成山洪和泥石流。通常在山區沿河流及溪溝形成的暴漲暴落的洪水也會伴隨發生滑坡、崩塌、泥石流。攔洪設施的潰決也會引發山洪。山洪衝毀房屋、田地、道路和橋梁,常造成人身傷亡和財產損失、基礎設施毀壞及環境資源破壞等。這些由山洪暴發而給人們帶來的危害,叫做山洪災害。山洪災害分為滑坡災害、泥石流災害和溪河洪水災害。
居住在衝溝、峽穀、溪岸或山洪易發區的居民,如果遇到連降暴雨,更要高度警惕,尤其是在夜晚,如有異常,應立即組織民眾迅速遠離現場,就近選擇安全地方避災,並設法與外界保持及時暢通的聯係,為下一步救援工作做好準備。切不可心存僥幸或因打撈落水財物而耽誤避災最佳時機,造成不必要的人員傷亡。
在山區,如果遇到連降暴雨的天氣,最易暴發山洪。遇到這種情況,更要避免涉水過河,防止被山洪急流衝走。山區的民眾還要注意防範山體滑坡、滾石、泥石流的危害。
遭遇山洪突發時應該采取的緊急措施:
保持冷靜,根據周邊環境,盡快向山頂或較高的地方轉移,切勿沿著行洪道方向跑,而要向兩側快速躲避;如一時無法躲避,則就近選擇一個相對安全的地方避洪。
山洪暴發時,一定不要涉水過河。
被山洪困在山中時,要首先與當地政府的防汛部門取得聯係,尋求救援。山洪到來的時候,切勿讓孩子亂跑,也不要隨意下水遊動,時刻注意孩子的安全。無論遇到任何突發狀況,一定要保持冷靜,學會發出求救信號,如晃動顏色鮮豔亮麗的衣物或樹枝、高聲呼救等。
如果洪水來臨時,你身處山地高處,暫時可以不需要擔心食物來源,因為各種動物依據逃生本能也會躲向高處,無論是大型食肉動物還是弱小的動物都會集中到安全地帶,但這時一定要小心,在水中驚慌失措的動物也許會傷害你。
這種境地,幹淨的飲用水已經不易得到,大水雖然就在四周肆虐,但可能已經受到嚴重汙染,一定不要喝這種受到汙染的水。最好的辦法是用工具接雨水,或想法彙聚雨水飲用,有條件的話在食用前把它煮一下。
平原洪水暴發時如何自救
洪水突然暴發時首先要往地勢高的地方跑,不要順著水流跑,盡量避免接觸洪水。洪水的流動是非常快的,即使隻有15厘米深,也很容易把人衝倒。60厘米深的洪水就可以衝走汽車,急速的洪水流動很容易危及生命。
水深在0.7~2米時,要及時采取避難措施。如首先弄清洪水先淹何處,後淹何處,以選擇最佳逃生路線,避免造成被洪水追著跑的被動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