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不會遊泳,要高聲呼救,但不要浪費氣力的狂叫。保持鎮定並與救生人員合作。有人遊來相救,一定要保持理智,出於求生本能而緊抱住救生人員隻會導致雙方都陷入困境,嚴重的更會因此喪生。
如果河岸陡峭,不易上岸,就先尋找其他的可供攀爬之物,選擇最佳登陸處,依靠攀援物挪移到岸邊。不易攀爬時,就抓緊一件安全可靠的攀援物,一邊呼救,一邊深呼吸。
落入洪水後可以用踩水的辦法自救。踩水的方法有很多,比較常見的是采用立式蛙泳的動作,身體與水麵構成的角度很大,接近於直立。踩水可以讓頭部保持浮出水麵,還可以與像騎腳踏車那樣讓雙腳在水裏踩,雙手前後、上下劃動,這樣可以增加浮力,保持平衡。另一種辦法是雙腳伸直,用小腿和腳輪流不停地打水,像自由泳那樣。
在寒冷的水中如何自救
如果在寒冷季節落入水中,身體因為與冷水接觸,體熱消耗會很大,體溫也隨著下降,人的身體就處於一種低溫狀態。體熱消耗的速度取決於當時的水溫、隨身衣服的保暖度以及落水者的自救方法。浸入冷水初期,皮膚表麵的血管會收縮(以減少從血管傳熱到表麵)並且發抖(以產生較多的體熱)。但浸入時間久了,人體就不能保存並產生足夠的熱量,體溫開始下降。下降到35℃以下時,人就會出現低溫昏迷,下降至31℃以下,人就會失去知覺,肌肉開始僵硬也不再發抖,瞳孔也可能擴大,心跳變得微弱而不規律。
因冷水的浸泡而發生的低溫症,主要預防辦法是有效地使用救生設備,減少在水中的活動,保持冷靜,控製情緒,盡一切辦法防止或減少體熱的散失。救生裝備主要是漂浮工具,如救生背心、抗浸服以及救生船,主要是避免身體與冷水直接接觸。
保持冷靜
落入冷水者應該首先考慮保持體力,充分利用救生背心等救援物或抓住沉船漂浮物,安靜地漂浮等待救援。這樣也會減輕在進入冷水時的不適感。在沒有救生背心,也抓不到沉船漂浮物時,就要馬上離開即將沉沒的船隻,防止沉船造成的巨大旋渦或沉船附件對人體可能造成的傷害。用仰泳的姿勢保持自己的身體漂浮在水麵,以節省體力。隻有當離海岸或打撈船的距離較近時,再考慮遊泳。否則,即使是遊泳技術再熟練,也不要輕易下水。
保護頭部,采取一定的措施減緩體熱散失
不得已入水後要盡量避免頭頸部浸入冷水裏。頭部和手的防護非常重要。在水中可以采取雙手在胸前交叉,雙腿向腹部屈曲的姿勢,這是為了減少與水接觸的體表麵積,特別是保持幾個最易散熱的部位,即腋窩、胸部和腹股溝。如果是幾個人在一起,大家可以挽起胳膊,身體擠靠在一起以保存體熱。
在水中體力不支時如何應對
很多的獲救往往緣於最後的堅持。感覺到體力不支時,要想辦法保存體力,一定要保持樂觀心態,相信一定會有人來救援。
在樹上或抱著漂浮物時,為節省體力可以用衣服或鞋帶等任何可供應用的東西將自己捆綁在樹上或漂浮物上。
用木盆、木板、樹木等相對安全的物品逃生時,不要為任何的可能的安全地帶而拚命劃水,如果不能獲救,就會徒然消耗體力。
徒身漂流時,可以用仰臥姿勢隨波逐流,以節省體力。
不要掙紮胡亂撲騰,要細水長流地將體力慢慢釋放出來。
戶外遇山洪如何自救
現在外出旅遊的人越來越多,但是在旅遊中如何防禦山洪災害,知之者卻甚少。一般來說,在山洪災害多發季節不宜到山洪災害頻發區旅遊。外出旅遊前,旅行者要充分了解目的地的地質情況,在不熟悉的山區旅行,要有向導,要避開山洪災害頻發地區和地質不穩定地區,並隨時收聽、收看當地氣象預報,合理安排好自己的旅遊行程。
一旦遭遇山洪襲擊,首先要迅速判斷現場環境,一定要盡快離開低窪地帶,馬上尋找較高處,選擇有利地形躲避;躲避轉移未成時,應選擇較安全的位置固守等待救援,並不斷向外界發出救援信號,及早求得解救。二是要與其他被困旅客保持集體行動,聽從管理人員的指揮,不單獨行動,避免情況不明陷入絕境。三是如能及早脫險,應迅速向當地管理部門報警,並主動服從當地有關部門指揮,積極參加救援行動。另外,正值山洪暴發前後千萬不能輕易涉水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