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狄克也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他一直認為從德國革命的號角被吹響開始,就是托派反擊和逆襲列寧派的開始。他這次的行為,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打響反擊的第一槍!”
不過現在看來,所謂的反擊更像是個笑話,列寧反手就抽了他們一嘴巴,那個叫狠啊!
“問一問托洛茨基同誌。”拉狄克沒轍了,隻能求助於老托,甚至他有點奢望,托洛茨基絕不會眼睜睜地看著他們吃暗虧,他必然有辦法的!
不過當托洛茨基的複電擺在他們眼前時,這兩個貨徹底的傻眼了,因為上麵明明白白地寫著——按照政 治局的要求辦!
“這怎麼可以!”拉狄克悶哼了一聲,“我們怎麼能低三下四的屈膝認輸?”
越飛倒是比他冷靜一點兒,“可能托洛茨基同誌有全麵的安排,我們服從大局吧!”
拉狄克那個火大阿,憑什麼又是他服從大局,上一次被李曉峰在柯尼斯堡涮了一把,服從大局也是他。那時候大家都說,咱們下回一定找回場子,可如今已經是“下回”了,怎麼還要等下一回?
“這種處理方式,我絕對不接受!”拉狄克冷哼了一聲,“我們沒有任何錯誤,為什麼要認錯!要認錯也是安德烈.彼得洛維奇認!”
越飛還想說什麼,可是拉狄克明顯地聽不進去,一時間他也迷茫了,倒地認不認錯呢?
如果托洛茨基聽到了越飛的心聲,恐怕會大喊一聲:“白癡,趕緊認錯!”
為什麼?是因為老托要照顧大局嗎?當然不是,在俄國的問題上托洛茨基可以照顧大局,但是在德國革命的問題上,他絕對不會管什麼狗屁的大局,就必須得按照他說的來!
之所以讓越飛和拉狄克俯首認錯,原因很簡單,托洛茨基看到了不認錯的惡劣後果。政 治局的決議是那麼好推翻的?公然對抗政 治局的集體決議,這是什麼性質?
不客氣地說,列寧恐怕巴不得越飛和拉狄克不認錯,那他完全有繼續跟進的借口了——你們這是冥頑不靈,是公然對抗黨的領導,是無組織無紀律啊!那還不得放肆抽!
列寧甚至完全可以借題發揮,直接給這兩個貨撤掉,理由十分充分麼!
托洛茨基正是看到了這一點,才讓越飛和拉狄克老實認錯,千萬別給列寧發作的借口。德國革命的大爆發已經迫在眉睫,萬一你們被撤掉了,讓列寧摘了桃子,那才叫傻逼!
托洛茨基認為現在這個當口必須忍,忍到了德國革命爆發,那麼就是小媳婦熬成婆。那時候,真心是無需再忍!更何況,他覺得認這個錯,也不見得會吃虧。問題的焦點無非是某人的情報到底準還是不準,列寧用權威幫某人強出頭,一旦某人的情報被確實證明並不準確,那時候你說誰更丟臉?甚至,托洛茨基覺得這還是一個好機會,是列寧犯了低級錯誤,完全可以先忍一時,然後借題發揮麼!
再說,對政治家來說,低頭認錯算什麼,必要的時候還可以裝孫子。一切都是為政治利益的服務的,個人那點兒榮辱算得了什麼!
“行吧,就按托洛茨基同誌說得辦!”
收到了托洛茨基的指示之後,拉狄克才稍微理解了一點兒,不過從他的口氣也能聽出,這位真心是不太滿意滴。
實際上從他之後的公開檢討中也能看出,這位所謂的發自內心的深刻檢討,根本就是一個笑話,他檢討中充滿了怨氣,根本就像是等著看笑話。
“看笑話?”李曉峰搖了搖頭,對布爾加寧說道:“確實是等著看笑話,不過是我們看他們的笑話而已。”
成為格別烏的老大之後,李曉芬第一時間將布爾加寧調到了身邊,以布爾加寧的素質,多培養一下,說不定能比曆史上的成就更大。所以,一有機會,李曉峰就會和他談談政治問題。
“您就這麼有把握?”布爾加寧還是覺得這個戲太大了,一旦出現了閃失,就別想收場。
“當然!”李曉峰微笑著反問道:“這幾天你也看到了,德國政府內部的情況是多麼的混亂,垮台隻是時間問題。”
布爾加寧點了點頭,德國政府確實很亂,隻要不是腦殘,都能看出他們維持不了多久了,但是這也不能說明他們一定會在四月一日投降啊?
“他們會的。”李曉峰很有自信的一笑,補充了一句道:“如果不會,我們就推一把!”
布爾加寧又愕然了,格別烏成立了不到半個月,說實話,力量很有限。這次前往德國開展工作的,除了信號旗的幾個小隊以及李曉峰、他和幾個警衛之外,多餘的一個人也沒有,就這點兒實力,怎麼推?
李曉峰沒有解答布爾加寧的疑問,推倒德國政府對他來說真心是不太難,現在他更關心的是威廉港的情況。曆史上,德奧集團請求停戰可是付出了代價的,公海艦隊的大部分主力都被押解到了斯卡帕灣看管起來。後來這支人類曆史上相當強大也相當悲情的艦隊,絕大部分自沉在了海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