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幽穀佳人(1 / 2)

趙無由仰身躍下萬丈懸崖一舉,令所有秦兵瞠目結舌,膽子再大的人在麵對生死之時,也不能釋然,而這人竟能笑視生死,從容跳下懸崖,不由得心生敬意,震懾當場.

正當百餘名秦兵震驚發呆之時,倏然眼前火光乍閃,隨即傳來一聲劈天悶雷之響,每個人的身軀伴隨著撕心裂肺的劇痛,瞬間血肉橫飛,在硝煙中化為了灰燼.

懸崖山頂發出一聲爆炸,摧毀峰頂數尺厚的岩土,百餘名官兵均不知發生何事,便已魂飛魄散,踏上黃泉路,當然更想不到自己死於兩千多年後黏性炸藥之下.

趙無由正處於自由落體的狀態中,以重力加速度豎直跌落,此時以冷靜的頭腦分析自身重量,懸崖高度,自由加速度以及要以多少的阻力和時間可以將下落的速度減少為零.

驀然靈念一動,左臂豎直抬起,同時右手攥住右手腕,旋動金表右側的按扭,“嗖”的一聲,由金表內射出一根極細的鋼絲,纏在懸崖峭壁凸起來的一株矮樹上頓時加速度不斷減少,又下落了數丈轉為減速下滑,最後緩緩停速,滯留在離地麵尚有三丈許高處.

身為特工之王,每次出行各種危險人物,他不是刀槍不入,也不會飛行,所以一些防身的科技小玩意兒還不少!

不過趙無由暗叫好險,適才鋼絲射早射晚都徒增麻煩,此刻雖懸在半空處,但若安全落地,原也不難,在他心有餘悸之時,身子忽然一顫,上端的矮灌樹被所纏鋼絲連根拔起,迎麵掉落.

身子一空,趙無由心叫完了,整個虎軀身不由己的倏地跌下,重重摔落在地,隻覺耳旁翁的一震,重力與地麵撞擊之下,震得五髒六腑都像扭轉一圈般,眼前一黑,即便暈了過去.

也不知過了多久,趙無由逐漸恢複了知覺,隨即感到渾身疼痛難當,悠悠睜開眼簾.

房內燭光泛碧,陳設精雅,琳琅滿目,全是詩書典籍的竹簡,桌幾上擺著許多竹器玉器,盡是古物樂器之類,牆壁上掛著一幅大的山水墨畫,南角窗前擺放著銅鏡,另有皓月玉梳,胭脂花粉,看來卻似女兒家的閨房.

趙無由聞到房內彌漫的幽幽蘭花芳香,接著將淺紅色絹被掀到一旁,坐起身來,發覺自己頭部和小腿側纏著繃帶,隱隱作痛.

輕抬受傷的右腿,檢查細看,原來隻是輕微骨折,不禁暗讚自己的命大,鬆了一口氣,頓時隱約聽到叮叮咚咚悠揚飄渺的琴聲,淡雅清幽,意境優美,摻和著月光回蕩在寂靜的幽穀.

曲調婉轉流暢,仿佛瀑布間的高山流水,大漠上落雁平沙,又如盎然一新的陽春白雪,苦寒幽香的梅花三弄,琴聲完全不受任何已知樂曲或陳詞濫調所限,而是近乎天地間靈氣所傾入弦中,發出仙音秒韻.

趙無由昔日常把玩鋼琴,小提琴,爵士鼓,卻沒有耍弄過古代樂坊,隻是從考古書中看過一些關於這方麵的記載.

琴曲在美學方麵概括為十三象:雄,驟,急,亮,粲,奇,廣,切,清,淡,和,恬,慢,音樂思想中歸納為欣然,深情,清高,曠逸,藝術,聖賢,仙家七類.

漢代蔡邕在其所著《琴操》中寫到:[昔代羲作琴,所以禦邪防心淫,以修身理性,反其天真也],自古以來就把琴禮為表徽道德的樂器,用以陶冶性情,移風易俗,進而[通神明之德,合天地之和]

趙無由被琴聲所吸引,心生好奇,扶著床幾站起身來,一瘸一拐地走出竹屋,遁聲望去,隻見前麵月光下,一位身穿素白長衣的女子,身形曼妙,輕盈優美地坐在竹亭下,膩滑雪白的素手,像一對美麗的白蝴蝶般在琴弦上飄舞.

微風吹起她白衫霓裳,長長的秀發隨風輕舞,恍如出塵的仙子般,清麗脫俗.

趙無由輕輕邁前幾步,從側麵凝視,佳人有若刀削般充滿美感的輪廓線條和冰肌玉膚,清美絕倫,明亮的眼睛在修長似柳葉彎曲的眉毛下顧盼生妍,丹唇開合時,可人的梨窩天然地現在頰邊,長秀潔美的粉頸更是線倏誘人.

趙無由腦海“翁”的一片空白,不敢相信世上竟有這等絕色佳人,清幽淡雅,飄逸若仙,仿佛天上的仙子一般,不禁想起一首詩句,脫口而出道:“絕代有佳人,深居在幽穀?”

那女子嬌軀微微一顫,按弦止音,轉首望來,正與趙無由的目光相觸,卻不摻雜任何情感雜念,語氣平淡道:“哦,你醒了,覺得好些了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