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章 優良精神素養是成功的基石(2)(1 / 3)

“唧唧複唧唧,木蘭當戶織”,木蘭本來也可以和普通的女子一樣,每天紡紗織布,每天辛勤勞作,過著最平常不過的生活。但後來發生的一些事情改變了她的生活。

賢惠是古來女子的傳統美德,木蘭便是一個賢惠的女人,木蘭有一個幸福的家庭,家人是木蘭的全部,家人的開心快樂是木蘭最大的快樂。木蘭默默地為家庭貢獻著自己的一份力量,悉心地照顧著每一個家人。為了家人,木蘭可以是家中細心溫柔的孝順女兒,操勞著家裏的一切事情;為了家人,木蘭也可以是戰場上揮斥方遒、縱橫捭闔的大將軍,一身戎裝,保家衛國。賢惠的木蘭,無論在什麼樣的情況下,都會真真切切地給家人最踏實的溫暖。

我們評價一個女人是否賢惠,並不在於她有多麼美麗,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有內涵,一定要有一份與眾不同的獨特氣質和優雅得體的談吐與舉止。賢惠的女人那份超然的氣質如同夏日裏一絲清爽的微風,沁人心脾。賢惠的女人會在不經意間散發出一縷淡淡的溫馨,也會讓別人感受到一份濃濃的真情,那是透著樸實無華的女人味,讓人印象不深刻都不行。賢惠的女人從來不需要矯揉造作,與生俱來的堅實底蘊自然就會讓她們展現出自己最優秀的本色,散發出不一般的魅力。

周恩來總理曾經說過:“無論在任何社會,做母親的當然要良,做妻子的當然要賢,這猶之做父親的當然要良,做丈夫的當然要賢,一樣成為天經地義不可變易的真理。”古人尤其重視女子的嫻淑之德,當時女子要誦讀《女兒經》,還要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女紅刺繡熟練精巧,總之一句話,要知書達理。

說到古代賢德的女人,就不得不提到中國曆史上非常出名的兩位賢德的皇後,一位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後長孫皇後,一位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皇後馬皇後。

在這裏我們來說一下長孫皇後。

長孫皇後是隋朝將軍之女,自幼就接受了很好的教育。13歲的時候,她嫁給了當時太原留守李淵的次子李世民。年輕有為的李世民在父親李淵起兵反隋之後多次立下戰功,助李淵登位稱帝。在李世民南征北戰期間,當時的長孫王妃一直舍命相隨,照料著夫君的生活。後來,戰功赫赫的李世民及其手下眾將遭到了太子李建成一黨的猜忌和陷害,不得已發動玄武門之變,殺死了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對李世民的這一舉動,長孫王妃一直極力勸阻,但是畢竟她隻是一介女流之輩,根本無法阻擋政變的發生。

很快,李淵禪位於李世民,李世民即位稱帝為唐太宗,長孫王妃也就成了長孫皇後。長孫皇後並沒有因此而沾沾自喜、不可一世,反而是更加謙虛,更加賢惠了。對居住在深宮的太上皇李淵,長孫皇後盡到了一個兒媳婦的責任,每天都要去請安,還要細心地關心和安排太上皇的生活起居。更難得的是,作為後宮之首的長孫皇後,對待其他的嬪妃們也是非常寬容、隨和,從來不會吃醋爭寵。這樣通情達理、細心賢惠的長孫皇後給唐太宗吃了一顆定心丸,讓唐太宗把更多的時間放在處理政事上,好好地治理國家。

唐太宗對賢惠的長孫皇後一直非常寵愛,也非常器重,有時候也會與長孫皇後談論一些軍國大事。這時候,聰明機智的長孫皇後雖然也有一些想法,但是她覺得自己的身份不能幹預國家大事,於是通常都是笑而不答,如果唐太宗一再堅持的話,長孫皇後就會非常平靜地答道,現在天下剛剛安定,百業開始複蘇,形勢一片大好,但是,陛下也要記得居安思危,要任用賢能之士,虛心接受臣下的進諫。

“居安思危”“任賢納諫”,這簡單的八個字也成為了唐太宗的座右銘。因為要“居安思危”,所以,當時雖然天下穩定,沒有什麼戰事,但是唐太宗還是常常召集武官們一起演習射技,名義上是在演習消遣,實際上會根據武官們的成績作為考核指標,予以賞罰,以此督促他們。如此一來,朝臣們都開始重視軍事,戰鬥力自然也會得到大大地提升。

“任賢納諫”對於帝王們來說,其實是說起來容易,真正做起來卻是很難的,唐太宗在長孫皇後的督促下卻是不折不扣地做到了。當時有一位名臣魏征,經常會給唐太宗進諫,指出唐太宗的一些過失,對此唐太宗一般情況下都會虛心地予以接受。

有一次,唐太宗興致勃勃地要帶領近臣和侍衛們出去打獵,剛走出宮門,就碰到了魏征,魏征弄明白事情的原委後,就趕緊勸諫道,時下正是仲春時節,正是萬物複蘇萌生之時,禽獸們都要哺乳幼仔,實在是不適合去打獵啊,還是請陛下取消此行吧。正在興頭上的唐太宗聞聽此言非常生氣,說道,朕乃是一國之君,這整個天下都是朕的,現在隻是去打獵,即便是捕到了一些正在哺乳幼仔的禽獸,那又能如何呢。唐太宗示意魏征趕緊讓開,不要阻擋自己去打獵,誰知,魏征卻一再堅持自己的意見,後來就幹脆站在路中央擋住了唐太宗一行的去路。不得已,怒氣衝衝的唐太宗隻好打馬返回宮中,見到長孫皇後之後,就氣衝衝地說道,真是氣死朕了,朕有朝一日一定要殺死魏征那個老頑固,一泄心頭之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