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斐多篇》這本書講述的是:偉大的蘇格拉底在慷慨就義之前,在雅典的監獄中和門徒們的談話內容。書中的內容涉及了靈魂離開肉體的獨立存在問題,也就是精神不死的問題。這本書探討的是哲學問題,這也不是楊絳的專業,《斐多篇》是希臘文,她不認識希臘文,要做好這件事情對她來說難度很大。
但是,楊絳並沒有放棄,她找來了《斐多篇》的英文譯本和希臘原文對照本,再參考英文、法文等多種對《斐多篇》的注解和評論,再三予以校改。楊絳在翻譯的過程中,為了讓整本書通達流暢,盡量不使用很多哲學術語,而是用一些戲劇性的、生動的對話來予以呈現。《斐多篇》的中文譯本出版之後,楊絳身邊的朋友們和讀者們都知道了,堅強的楊絳沒有被生活中接踵而至的打擊所擊倒,沒有因此而對生活失去自信,更沒有因此而封筆。
生活豈能一帆風順,每個人的生活中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不如意甚或挫折。對於每一個女人來說,麵對生活的磨難堅強以對,就猶如倔強的在岩石上生根發芽的小花,會在平靜無波的湖麵泛起波瀾壯闊的浪花,會對未來無論怎樣艱難的生活也抱有很大希望的自信。
堅強的女人是偉大的,她們非常真誠而且寬容大度,包容和豁達就是她們最寬廣的胸襟。堅強的女人就像是默默奉獻的母親們,她們寧願自己受點委屈,寧願自己滿含辛酸,寧願自己承受傷痛,即便是生活再苦再累,她們也會為自己的家人撐起一片充滿愛的天空。
鄭小英是一顆活躍在世界樂壇的常青樹,她用自己的堅強向大家展現著一份特有的魅力。舞台上的鄭小英魅力無限,但是舞台下的她卻承受了很多的壓力,先是婚姻的失敗,然後癌症又洶洶來襲,但是她沒有倒下,她堅強地走出了婚姻失敗的陰影,頑強地與病魔一次次地抗爭。堅強的她戰勝了一切磨難,再一次健健康康、瀟灑自信地站在了舞台上,再一次散發著自己的光和熱。
每一次看到鄭小英笑容滿麵、意氣風發地站在舞台上的時候,她的從容、她的鎮定,她的執著,她的矍鑠精神,她的雍容氣度,這一切都很難讓人想象到在她的背後曾經經曆過那麼多的艱難,更很難把這一切與她已經八十歲高齡的年齡相掛鉤。鄭小英說過,一個女人可以什麼都沒有,但是卻不能沒有工作。因為當你什麼都沒有了的時候,你至少還有你的工作。鄭小英讓我們深切地感受到了當今女性自強自立、笑對磨難的堅強之美。
不管是挫折也罷,不管是磨難也罷,是堅強磨煉了女人的性格,是堅強讓女人贏得了自己的自尊,是堅強讓女人永遠魅力十足。
堅強不等於要強。在2008年《贏得中國》第三賽季的總決賽上,從7張火鍋台子起家,10年間,從當初3000元投資的小火鍋店發展成了今日擁有200多家連鎖店的奇火鍋快樂餐飲連鎖公司的總經理謝莉以精彩的表現,折服了現場所有的人,獲得冠軍。當時評委馬雲就送給了謝莉一句很有分量的話語,馬雲說道,你首先要記住,你是個企業家,然後你才是個女人。在商場上,有些時候不要總是去跟男人比,不要總是要強。點睛之筆,要堅強不要要強。謝莉這位女性創業者的成功之路,正是體現了堅強女性們不折不撓的魅力。
堅強的女人不懼怕生活的苦難,不害怕別人的誤解,不懼怕生活中的風風雨雨,不會害怕世事的變遷,也不會害怕深深的孤獨和寂寞。堅強的女人會在生活的挫折和磨難中不斷地鍛煉自己,不斷地挑戰自己,讓自己得到更大的發展,變得更加強大,更加完美。
堅強的女人不會隨便說放棄,不會向生活屈服和低頭,她們擁有百折不撓的堅強品格。堅強的女人像在秋霜中依然傲然挺立的秋菊,又像是不懼寒風冬雪依然怒放的梅花,也像是雪域高原上昂首挺立的雪蓮。
記得有人說過這樣的一句話,一次災難,一次堅強。這句話對於女人來說尤為適用。就像花木蘭在經曆了心愛的人陣亡之後,盡管傷心欲絕,盡管難過得肝膽俱裂,但是之後會重新振作,會坦然地麵對人生的一切悲歡離合。就像楊絳女士雖飽經抗戰時期的困苦,經受了“文革”時期的磨難,後又連遭喪女、喪夫之痛,但是她依然堅強,她看清楚了生命的匆匆,更加珍惜和親人短暫的相聚。其實,在很多光彩奪目的成功女人背後,也都會有一些常人不能忍受的傷痛,隻不過她們經受住了生活對她們一次又一次的考驗,磨煉了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加堅強。
第二節 智慧令成功和美麗不減分褪色
《木蘭詩》中寫道,花木蘭在替父從軍之前,為了遮人耳目,東奔西走從不同的地方置辦打仗需要的裝備,“願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為什麼要如此小心謹慎、煞費苦心呢?因為花木蘭知道,在當時軍隊中是絕對不允許有女人的,自己替父從軍,一旦被發現了,那後果是不堪設想的。花木蘭不僅是分頭購買打仗的裝備,而且選擇在晚上出行,“旦辭爺娘去,暮宿黃河邊”,每一件事情都小心翼翼的,盡量不出現一點差錯。這一切舉動盡顯花木蘭的機智和聰敏,機智的女人最懂得在危險的環境中如何保護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