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book.mihua.net智慧裏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翅膀。]米;花;在;線;書;庫;bOOk.MIhua.net
1926年,胡適準備去英國出差,臨行前冬秀卻與他一大鬧:她反對胡適為徐誌摩和陸小曼做媒。江冬秀不是不害怕胡適受徐陸愛情的影響,使自己步了張幼儀的後塵的。隻要名分在,一切都好說。
胡適一生明戀暗戀不少,與美國麗人W的戀愛固然可歌可泣,溫婉纏綿,可到底有點紙上談兵,況且這段戀情,在胡江二人結合之時,已然明日黃花,冬秀沒必要吃那一口過了期的老醋。
可也不是沒有危難時刻。
1923年,胡適去杭州養病,造訪南山煙霞洞,借住友人金複三居士在清修寺的房子養病。在杭州讀書的表妹C聽聞胡適抵杭,便頻頻上山造訪。暑假開始,她索性搬來與胡博士隔壁而住。這樣的交往,山風明月,似乎並無越軌之處,此二人整日裏也無非讀書看報,聊天散步。這種戀愛,對於胡適來說,仿佛是續接一場未完成的初戀,在美國同W戛然而止的戀愛,此時被搬到風景如畫的杭州。在這場戀愛裏,胡適享受到的,是在與江冬秀婚姻中找尋不到的文藝氣質:聽風,讀畫,吟詩。此種戀愛,從五四開始,便吹遍神州大地,文人墨客趨之若鶩,可事實上,這種戀愛真的可靠嗎?
多年之後,曾經在赴港之前去杭州小遊的張愛玲,就曾以西湖為故事背景,寫下小說《五四遺事》。故事中,張愛玲以一貫的反諷姿態,顛破五四浪漫愛情的神話:羅某人最後的坐擁三美,支起桌子就能開一桌麻將,到底不還是沒能走出封建婚姻的藩籬嗎?其實,話說回來,封建婚姻未嚐不好,隻要兩情相悅,亦能白頭到老,關鍵是要看男女雙方如何去對待,婚姻的問題,不該隻出在“封建”二字上,男女兩性的博弈,各朝各代,綿延不絕,即便是在今天,女性解放的口號喊得震天,圍城裏的困擾依舊存在。從這個角度看,江冬秀當年的奮力拚殺,更覺可貴,她的舉動,對今天麻纏在婚姻中的女性,格外具有指導意義。
也許當年,胡適就根本沒想過要離婚。三個月的戀愛,好比他婚姻生活的味精,調配出絕美菜品。可10月一到,理性的胡博士,還是照樣回北京教課。這段戀愛,仿佛水過沙地,眼看便會了無痕跡。
是徐誌摩泄露了天機。詩人回到北京,竟對嫂夫人透露了“煙霞門”事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