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剛來到西點速記報到的那一天,季海蘭老師已經坐車去“快活穀”了:報名準備“冠偉”杯第三屆XXTV速錄大賽,提前去熟悉一下情況,雖然大賽沒有開始,但也得早早親臨現場感受一下。
季老師參賽奪得了金指獎,為自己、也為西點速記掙了光。大家得知她得獎的消息時,都歡呼雀躍為她鼓掌。她不在西點的這幾天,中級班的課由吳老師代。吳老師本身還帶著高級班,可以說這幾天是忙得團團轉加上不亦樂乎。
季老師回到西點了,但是幾天後就得走了:去迅雷速錄公司工作。因為她在速錄大賽之中表現突出,嶄露頭角,被迅雷速錄看中。
季老師大大的眼睛,總是笑眯眯的,給人一種很可親的印象。她胖胖的,皮膚很好,說話的聲音非常悅耳。楊剛第一眼看到她,腦子裏麵立刻蹦出一個很受大家歡迎的卡通人物的形象,那就是“機器貓”。
“嗬嗬。說實話,她長得太像機器貓了。噢,不能說是‘像’,簡直‘就是’一個機器貓,一個活生生的機器貓。”楊剛在心裏默默的自言自語。
下午的課結束後,晚上要舉行校慶聯歡會。大家都忙起來:有人去買瓜子花生和水果,有人忙著用彩筆布置黑板,有人去抬電視機和DVD了,有人去樓下的小花園臨陣磨槍——繼續排練自己宿舍出的節目……
晚會開始了。
首先是郝校長講話:
“……
創辦西點速記之前,我主要搞教學器材。臨近退休,一次偶然,認識了冠偉速記公司的老板宋冠偉。他讓我第一次看到了世界上還有記錄速度比人說話速度還快的文字工具:速錄機,並向我介紹了全國的速錄培訓和速錄服務的情況。
當時我簡直不敢相信還有能夠追上說話速度的速錄。宋老板就讓他的一位速錄師坐在我倆旁邊做速錄。我倆聊,伴隨著速錄機劈裏啪啦的聲音,旁邊的筆記本電腦上麵就出現了我們聊的內容,我就信服這東西確實能超過語速而記錄談話了。我當時就對速錄非常感興趣。
冠偉速記公司,是全國第一家速記公司,經過十幾年的成長,現在是我國速錄界的龍頭老大了。冠偉速記公司剛剛起步時,業務是速錄機銷售、速記服務加上速記教學,現在主要是速記服務和速錄機的銷售了。
後來,我認識了咱們學校的李老師。她以前從事手寫速錄,掌握了速錄機之後,她對我國的電腦速錄教學良莠不齊的現狀憂心忡忡。她自己整理了大量的資料,可以用於電腦速錄的教學,並常常和冠偉速記公司切磋。
我和李老師暢談了電腦速錄之後,對創辦西點速記的想法,我們一拍即合。做廣告、租教室、買設備,召來了第一批十個學生。我們稱之為‘西點一班’。學員在不斷的來,陸陸續續組成了二班、三班……
如同摸著石頭過河,從初級班到中級班,再到高級班,中間有的人放棄有的人堅持;經過一年,到最後拿到高級證、畢業、找到工作,一班的學生在生活上互幫互助,在學習上比學趕幫超。特別是他們積累了許許多多電腦速記用的學習資料無私的奉獻給學校,並且提出了很多寶貴意見,積極的配合教學改革。一班就業的單位都很好,工作上麵出色,在速錄圈子裏為我們西點獲得了很好的口碑,並且為後來的師弟師妹的就業,起了根據地先鋒者的作用。
這些優良傳統班班相傳:每一批學生在西點都總結一些學習方法、提供一些自己積累的學習材料留給學校,每一批就業的學生,可以說一個班比一個班闖的好,創的好。我們西點,規模逐漸的擴大,名聲逐漸外傳。在找工作這上麵,就業地點遍布全國的很多省市,有點星星之火的趨勢。
……”
談了學校的光輝曆史、克服的種種困難,中間穿插了很多辦學的心酸往事。校長還談了學校的師資和規模:
“……我是出資的校長,負責招生、後勤的是趙老師,而最早的時候,負責教學的隻有李老師。季老師、吳老師還沒有來咱們學校,他們是後來才來的。教學的工作量巨大,操心的事情很多,李老師常常累得聲音嘶啞,可她從來沒有給學生們耽誤過一節課。
後來,吳老師來咱們學校學習,畢業之後留在了學校。季老師來咱們學校學習,畢業之後也留在了學校。
學校的教學在逐漸改革,教學方法改進,規章製度逐漸完善。教學用的計算機軟件,從無到有,到越來越實用。
一個月一個月的,學生逐漸多了,租的教室也換大房間了。
現在我們西點的學員,年齡都分布在25周歲以下,相互之間共同語言多,氣氛融洽,親如一家……”
西點的學生,報名學習的,畢業就業的,來來去去。很多逸聞趣事,新生是通過老生講述才得知的。今天校長講的很多事情,即使是目前班裏最有資格的老生也第一次聽說。
“……
現在的冠偉速記公司裏麵,有一個職員是咱們學校畢業的,她是一班的女學生,名叫王敏。當年她在這裏剛入學時,可是一個坐不住的孩子,同學們常稱她為小兔子,她特別好動,而且上課常常請假,有時一節課還不到半小時,她就溜出去三趟,是最讓李老師頭疼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