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定是1860年,“火燒圓明園”後被掠奪並流失海外的,這群英國佬,我遲早要他們付出代價。”
張浩開啟中級掃描係統,
整個華夏館,金光閃閃,紫色文物混雜在其中,藍色,綠色的文物根本看不到,更別說白色的普通文物了,陳列的所有華夏文物,最低都是二級文物,大部分都是華夏國家一級文物的級別。
“張浩,你看這個!”
劉蓓蓓被展牆上的一副絹本繪畫作品吸引,
畫卷中,女史身穿精美的衣裙,飄飄起舞,人物衣帶飄灑,均勻優美,形神兼備。
【名稱】《女史箴圖》
【類別】:畫作
【文物原屬】:中國東晉顧愷之創作的絹本繪畫作品,現存僅剩9段,為絹本設色,現收藏於大英博物館。
【尺寸】:縱24.8厘米、橫348.2厘米
“這是中國東晉最具代表性的畫作,在中國繪畫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居然也被陳列在大英博物館內。”
而就是這樣一副劃時代意義的畫作,卻這麼被隨意的懸掛在展牆隻上,
可以想象,這裏陳列著多少令人震撼的華夏國寶!
走到展廳的正中間,是一個精致的玻璃展台,占據了巨大的空間,
宣告著這件藏品的無與倫比的曆史地位。
鋪展開來的書卷,天文、地誌、陰陽、醫卜、僧道、技藝,包括了古華夏幾乎所有的學科,
“永樂大典?”
張浩點點頭,看向說明欄
【名稱】《永樂大典》
【類別】:書籍
【文物原屬】:華夏古國最大的一部類書,被稱為全世界“最大的百科全書”
采用雪白、厚實的樹皮紙製程,編成時間14世紀,即便是現存的殘卷,對華夏古代的文學、醫學、語言、地理等方麵的記載,也是最為權威與寶貴。現有五十一冊存於大英博物館。
【尺寸】:單冊,高50.3厘米,寬30厘米
“簡直就是強盜,現在永樂大典遺失了那麼多,就是因為這些人挑起的戰火,讓這些華夏瑰寶,曆經浩劫!”
之前的羊尊,女史圖,還沒有讓張浩徹底憤怒,
看到這樣的精神瑰寶,擺在曾經掠奪者的博物館內,人神共憤!
“先賢以典籍為燈,照亮文化之路;
今人借典籍作舟,暢遊文明之河。
張浩以華夏之名,定要全璧歸趙!”
往中國館的內部走去,大量的青銅器,玉器,瓷器,橫跨了整個華夏,
從商朝的後母戊鼎,到東周末年的虎形玉墜,秦朝的青銅寶劍,漢朝的空心磚壁畫,唐朝的三彩文官俑,宋代的天青釉冰裂碗,最後清朝的景泰藍瓷壇。
如果不是英文的說明文檔,把人們拉回現實,這簡直就是華夏文明的曆史長廊。
“不行,我實在看不下去了。”看著這些凝結著華夏幾千年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劉蓓蓓已經滿眼通紅了。
“去英國館看看,媽的惹急了我把英國的也弄回去。”
兩個人繞過中庭,來到了英國館的大門前,跟偌大的華夏館相比,一看就顯得落魄了許多,張浩開啟掃描功能,綠色的光線穿越整個展廳。
“我淦你老母!”張浩驚呼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