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肝內膽汁鬱積對胎兒影響很大,增加胎兒死亡的機率,還有可能導致早產、胎兒宮內窘迫和產後大出血等。
當發生瘙癢時孕婦一定要及時就醫。千萬不要擅自用藥,謹防發生胎兒畸形或藥物性皮炎。
日常生活也要注意不要用熱水、肥皂水擦洗,要少吃辣椒、韭菜、大蒜等刺激性食物,盡量少搔抓,避免再刺激而加劇癢感。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保持心情舒暢與大便通暢。
輕度瘙癢可適量外用0.1%的塞米鬆霜,病情嚴重的可以使用消膽安,以達到降低血中膽酸濃度,緩解孕婦瘙癢,也可選用較安全的組織胺類藥物。采取這些措施,可大大減輕瘙癢症對胎兒的危害。
身體疼痛
生活中身體某個部位偶爾會產生一些疼痛,有時並無大礙,但孕婦就要留意了,孕婦在孕期中,有些疼痛不容忽視:
1.頭痛。有些孕婦孕早期會伴有頭昏、輕度頭痛的情況,這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妊娠反應。若在妊娠後3個月,突然出現頭痛,要警惕可能是疾病的先兆,尤其是血壓升高和身體浮腫嚴重的孕婦,尤其要注意,應及早就醫診斷。
2.胸痛。孕期胸痛時有發生,肋骨之間發生情況較多,感覺猶如神經痛。此種情況可能是懷孕引起不同程度的缺鈣,或是由於膈肌抬高所致。可適當補充一些含鈣食物,或遵照醫生的囑咐服用少量鎮靜劑。
3.腰背痛。婦女懷孕後,隨著胎兒的逐漸長大,不少孕婦會感到腰背痛。這是為調節身體平衡,孕婦過分挺胸而引起的脊柱痛。一般在晚上及站立過久時疼痛加劇。孕婦可適當減少直立體位,以經常換體位和適當活動等方式,改善疼痛。
4.骨盆區痛。骨盆在妊娠末期,隨著子宮的長大,其關節韌帶處於被壓迫牽拉狀態,常會引起疼痛。稍用力或行走時疼痛加重。此類疼痛無需治療,休息後可減輕。
5.腿痛。孕婦腿痛比較常見的原因就是腿部肌肉發生痙攣而引起的,常見原因是由於缺鈣或者缺少維生素B所致。可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一些鈣片或維生素B,平時注意多食入一些含鈣和維生素B較高的食物,即可好轉。
6.臂痛。妊娠晚期,當孕婦把胳膊抬高時往往感到一種異樣的手臂疼痛,仿佛螞蟻在手臂上緩慢爬行的感覺。這種情況是因為懷孕後子宮增大壓迫脊柱神經的緣故。為了避免疼痛加劇,孕婦平時應避免做牽拉肩膀的運動和勞動,或者適當做一些按摩,就可減少疼痛,分娩後臂痛一般都會消失。
妊娠晚期的高血壓
若孕婦平時血壓很正常,而在妊娠24周後發生高血壓,或同時有水腫、蛋白尿的稱為妊娠高血壓綜合征。這種病對母、胎或新生兒均有較大的威脅,屬於高危妊娠。因此,及早發現並預防妊娠高血壓綜合症的發生和發展,對保護自身的健康及減少新生兒的死亡率有很重要的意義。
對付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最明智的做法是積極防治高血壓由輕度變為重度。當出現重度子癇及子病時,若不及時治療則孕產婦可能發生心力衰竭、腎功能衰竭、腦溢血、肝髒損害等,嚴重時可發生彌漫性血管內凝血及因血小板耗盡,血不凝結而導致產婦大量失血而死亡,或引起胎盤功能不全、胎盤早期剝離、胎兒窒息,以致胎死宮內或新生兒窒息。
預防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尤其是重度的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是降低圍生期母嬰死亡率的關鍵之一。孕婦在孕期一定要定期檢查,觀測血壓、尿蛋白及浮腫情況。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早期並不一定有自覺症狀,隻有通過定期檢查才能及早發現,平時不能怕麻煩而忽視這一點。一旦發現血壓高、浮腫時應立即與醫生配合治療,注意休息,並采取左側臥位,減少子宮對下腔靜脈的壓迫,使下肢及腹部血流充分回到心髒,保證腎髒及胎盤的血流量。注意多吃些高蛋白食物,適當限製食鹽的攝入,必要時按醫囑服些降壓或鎮靜藥物。因此,及早發現並積極治療輕度妊娠高血壓綜合征,使之痊愈,是預防重度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發生的重要而有效的措施。
妊娠後期,腹痛、胎膜早破、陰道大量出血……
孕婦在妊娠後期出現下列情況時應立即去醫院,不得遲疑:
1.腹痛。孕晚期因輕微的不規則宮縮引起的腹痛是正常的,但如出現間隔5~10分鍾持續10~20秒的有規律的腹部陣痛,並伴有腹部緊縮感和少量陰道血性分泌物時應立即去醫院。
2.胎膜早破。孕晚期在沒有任何臨產先兆的情況下出現大量陰道流水時說明胎膜已破,多半在雙胎、陣咳、腹瀉、性交、腹部外傷,致使宮內壓力增高等情況下發生。在送往醫院的途中應保持平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