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宜避免“燒心”感(3)(1 / 1)

有些女性,未至行經期,即在24~25天,突然下紅,色淡或棕褐色,數量不多,甚至有腹痛、腰酸,則不能輕易視為月經提前來臨而貿然用活血調經藥。因為這種現象與往常月經周期情況不同,應排除是否早早孕的早期漏紅,及時請醫師診治。一般做血清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測定,可幫助早早孕的診斷,以便及時采取相應的

措施。

習慣性流產者忌精神緊張

醫學上把連續3次或3次以上的流產稱為習慣性流產。習慣性流產的原因很多,情緒緊張也是其中之一,是一種特殊類型的習慣性

流產。

為什麼情緒也會引起流產?這是因為準媽媽情緒緊張會使機體處於一種應激狀態,破壞了原來的穩定狀態,使體內神經免疫及內分泌發生紊亂,特別是孕激素的改變使正常妊娠發生改變。孕激素是保證胚胎發育的重要激素,與下丘腦有密切關係。生理學實驗證明,人的情緒變化與大腦邊緣係統特別是下丘腦有關,情緒變化將會間接影響內分泌的相對穩定狀態。當人的情緒處於長期緊張狀態時,體內孕激素水平降低,胎盤發育不良,這都不利於胚胎發育。況且子宮處於高敏感狀態,很輕微的刺激就會促使子宮收縮,從而誘發流產。

第一次流產後,患者從得知自己再次懷孕之日起,心中就有一種恐懼心理。越接近前次流產時間,心理負擔越重,使內分泌紊亂達到高峰,於是出現第二次流產。流產次數越多,心理負擔越重,多次反複,便形成了惡性循環。

在治療這種類型的習慣性流產時,應特別注意對心理因素的治療,增強對生育的心理承受能力。還應適當參加一些娛樂活動與體力勞動,以放鬆緊張的情緒。

有流產信號宜臥床休息

流產最主要信號就是陰道出血和腹痛(主要是因為子宮收縮而引起腹痛)。如果準媽媽發現自己陰道有少量流血,下腹有輕微疼痛或者感覺腰酸下墜,這可能就是流產的前兆,也是寶寶給你傳遞的“危險信號”。這時準媽媽也不必太過緊張,最好的方法就是臥床休息,如果情況沒有改善,反而嚴重,則需要及時就醫。

流產容易發生在以下的兩個階段,但隻要方法正確,寶寶是可以留住的。

早期流產:主要是準媽媽在妊娠12周以前發生腹痛、陰道流血的現象。主要症狀為陰道流血不多,下腹部疼痛不嚴重。

安胎方法:①臥床休息。②要避免性生活。③在醫師的指導下服保胎藥。

晚期流產:主要是指12~28周出現腹痛、陰道流血的現象。晚期流產的過程類似分娩,先是有一陣陣子宮收縮的腹痛,然後胎盤剝離出血。因此,其狀況要比早期流產嚴重些,需要住院安胎。

安胎方法:①臥床休息,連吃飯、排泄都必須在床上進行。②這一時期,準媽媽最重要的是放鬆心情,不要緊張。

為了避免流產,孕期在生活中注意以下幾個方麵:

妊娠初期在做家務時,以不感到疲勞為宜。對於清掃洗手間和陽台等重體力活應交給丈夫或家人打理。

不要提重物。在逛超市或商場時,重物最好讓陪同人員拎。不要長時間站著做事情。在公司上班也要找時間適當休息。

對於可能受到驚嚇或打擊的事情應避開。避免過於激烈的運動,同時還應避免對腹部產生強烈衝擊的動作。

忌盲目用黃體酮保胎

現代的產科醫學認為,安胎的目的是要將胎兒健康而完美地保存下去,但當胎兒有發育遲緩或畸形征象或外麵保溫箱的環境比子宮對胎兒好時(如早期破水子宮已化膿發炎),絕不會盲目安胎或強製留下胎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