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因為在人生的道路上狂奔,就失去了觀看兩旁花朵的機會

一位老教師,忙忙碌碌幾十年,發現自己不但沒有什麼大的成就,而且生活也是枯燥難耐!有人說當教師要體會到職業的幸福感,但不知為何,他始終體會不到,他想可能是自己比較愚笨吧!一天天,如履薄冰,總擔心著,提心吊膽著,那叫一個字——累!

終於等到了退休的那年,當卸下肩上那副重擔時,一開始的感覺,挺好的!不是有句廣告語說“在乎的不是目的地,而在乎的是沿途的風景以及看風景的心情”。是啊,有空兒了,就能多點時間上網,就能多點時間回家,就能多點時間和朋友品茗……許多以前想做卻不能做的事情,現在終於有時間可以做了!真是愜意極了!甚至,終於有時間看看路邊的風景了。

看到一則有位初中老師講《範進中舉》的報道:有幾位學生竟在課堂上有感而哭泣,他們說他們就是“範進”,優生、老師和家長就是“胡屠戶”。其實我們自身何嚐不是“範進”,我們的“胡屠戶”更功利!成王敗寇,誰在乎你曾經做過什麼,隻要你撞在我槍口,就算你倒黴,不是嗎?

是啊,誰不想看風景,可看風景的心情,你有嗎?你能有嗎?不要因為在人生的道路上狂奔,就失去了觀看風景的機會和看風景的心情啊!

在人生漫漫的路途中,經過的每個階段應該都是一道奇特的風景吧?童年的風景是最令人遐想的,童年的時光是美好的,是充滿純淨色彩的。童年的眼眸就像一潭清澈透明的泉水,沒有任何浮濁和雜質;童年的心地就像一張純潔無瑕的白紙,沒有任何隱諱與雜念。童年的生活是整天唧唧喳喳,是天真無邪、無憂無慮的。

隨著成長,慢慢發現,以前那個不諳世事的小孩不見了蹤影,取而代之的是滿腹心事的青春少年。這階段的風景是憂鬱瑰麗的,是充滿夢幻色彩的,是懵懵懂懂地慢慢走向成熟的階段,是“少年不知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的年齡。這時候會對整個世界充滿好奇,凡事都想弄個明白;這時眼眸裏就像注入了一層艨朧的藍色,浪漫而傷感,興奮和憂傷總是在極力掩飾的同時不經意地寫在臉上。這時候的人喜歡靜坐一隅,喜歡照鏡子,喜歡打扮自己;喜歡和夥伴奔向一望無際的原野去看旭日東升和夕陽落山的壯麗美景;還喜歡獨自躺在綢緞樣的草坪上,嘴裏叼個草葉,懶懶地邊曬太陽邊編織著隻可遙望、不可觸及的七彩美夢。

再隨著年齡的增長,陡然發現,以前那個喜歡做夢的浪漫主義者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成熟穩重且帶點市儈氣的少婦,誰也不明白,自己怎麼變成了一位十足的現實主義者?單位上班——下班接孩子——回家忙家務,這“三點一線”成了生活的主旋律,鍋碗瓢盆交響曲成了快樂的音符,老公孩子成了心頭的牽絆和掛念。行走在林蔭道上,俊男靚女不再是眼中的風景;超市中的油鹽醬醋、蔬菜麵米成了眼中釘,商店裏時髦的服裝不再是最愛。匆匆忙忙、風風火火的快節奏代替了以往悠然輕鬆的心境,整天忙得焦頭爛額,無所適從,漸漸地,連看風景的心情也沒有了,生活像杯白開水,略顯枯燥乏味,沒有多少激情亮麗的色彩。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人生就是個大舞台,我們都是演員,且都是主角,我們在偌大的舞台上演繹著各自悲喜交加的人生故事,走著各自或笑或淚的人生路途,碾著各自或喜或憂的人生軌跡。其實不論哪個階段的人生風景,我們都要懂得欣賞和珍惜,有閱曆就難免有遺憾和無奈,有閱曆就肯定有驚喜和收獲。時間長河雖帶走了我們的容顏,卻帶不走我們心靈深處青春的腳步;歲月老人雖帶走了我們的康體,卻帶不走我們內心深處執著的信念和良好的心態。隻要我們尚有一口氣,就不要駐足停步,要無怨無悔地繼續演繹人生奇特的風景,一直到生命的枯竭…

這世界上有兩種人:一種活在過去,享受回憶;一種活在現在,期待未來。

活在過去的人不見得就不快樂,他從記憶裏得到快樂。旁人也許感到他行動古怪不可理喻,但他並不是在幻想,因為過去的確真實存在於他的記憶裏。他不停地咀嚼存留於記憶中的那些問題,當然,也許他永遠都得不到答案。活在現在的人也許非常積極,樂天知命,對未來充滿期待,但是,他並不見得一定就快樂,因為他其實可能是想忘記痛苦的過去。其實,我們的一生中,常常在不同的時空裏,變替扮演這兩個角色。當過去的疑問都解開了,人也釋懷了,活在過去的人,又會回到現在,展望未來。

當變成現實的理想並不如原來想象的那樣美麗時,活在現在的人才會發現,原來自己也曾有過快樂的回憶。一粒沙太小,容不下太多的懺悔和歉意。不管是過去、現在,還是未來,屬於我們的時間,都要好好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