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墓園(1 / 2)

還是那個墓園,杜威把顧桐的妻子葬在了顧桐的墓碑邊上,讓這對苦命的夫妻可以在另一個世界團聚。

隆冬時節,當初的銀杏葉早已經全部凋落,就連地上都找不到他們的蹤跡,垂老的故人也已經不再,當初在墓前痛哭的女人也安眠於地下,冬天的到來意味著一切的結束,這個堅強的女人的生命也結束了,但是她卻用生命保住了另一個希望,就像凋敗的銀杏葉一般,用自己僅存的養分,用自己殘破的身體,化成泥土,來滋養大樹,讓它來年又可以長出新的翠綠的葉子。

一個生命的死亡,但是並沒有結束,又有了新生命的延續。

杜威先把孩子寄養在了顧桐妻子父母那裏,然後自己就去辦了退伍手續,有很多人為杜威惋惜,畢竟他還這麼小,而且立了大功,部隊領導本來打算培養他上軍校,然後留在部隊了,杜威的未來可謂前途無量,但是杜威去意已決,大家都知道他是為了孩子,有的人甚至勸他,把孩子送給一戶好的人家,然後自己定期給撫養費就行了。

可是杜威堅決不同意,辦下了退伍手續,準備帶著孩子回到自己的老家,杜威在臨走之前還給顧桐妻子的父母留下了一筆錢,是他當兵時候的津貼,並記下了他們的地址,承諾自己以後就是他們的兒子,會像顧桐和嫂子一樣一樣好好的贍養他們的,並把自己的聯係方式給了他們,讓他們有什麼事就找他。

春天來了,當初的銀杏樹,又充滿了春天的氣息,冒出的新芽根本不知道棵樹上曾有怎樣的悲涼故事,他們隻是看到,有一個年輕的男子抱著個孩子站在一對年輕夫婦墓碑的麵前說自己會帶孩子回來看他們的,但是要等孩子大了,要不怕孩子知道自己是孤兒,會有自卑心理,並且說自己會好好帶大孩子,不會讓他受一點委屈。“哥哥嫂子,後會有期。”說完這些話,這個男子擦了擦眼角的淚水,就走了。

一陣春風吹過,樹枝亂顫,但是發出的聲響一點都不想秋天是的那麼悲涼,反而有了新生的慶祝,一切悲劇在那個秋天開始,在那個冬天結束,這個春天就讓杜威和懷中的嬰兒迎接一個美好的未來吧。

杜威回到家中,把所有事情告訴了父母,並且堅決要自己帶大孩子,希望父母可以理解他,杜威的父母知道孩子的性格,而且又是救命恩人的孩子,就隨他去了。

顧桐在去世前就給孩子把名字取好了,叫顧塵,塵土的塵,他希望孩子像一粒塵土似的雖然平凡但要踏實,雖然微小但要自信,不管怎樣遇到多大困難,都要記得回歸於大地的懷抱,這人民也就是大地了。

一個父親的期許,可是這個父親已經不能看到自己兒子的未來了,杜威怕孩子受欺負,就給兒子改了名字隻是把顧塵前麵加了自己的姓,並以孩子父親的名義給孩子上了戶口,而且怕街坊四鄰說閑話,影響孩子,就帶父母和杜顧塵搬離了原來的家,來到了另一個城市。

來到另一個城市的杜威,一切都從頭開始,為了小顧塵有更好的生活,杜威開始經商,但是作為軍人的杜威,對經商一無所知,生意做得也是困難重重,經常被人騙的兩手空空,但是他卻有軍人的一種韌勁。跌倒了就爬起來,終於在跌倒很多次後,公司開始慢慢起步了。

誰說無奸不商,杜威就憑著他軍人的那一種誠懇,讓很多人都願意與他做生意,而且他還特別願意招募退伍軍人,他把那些退伍的軍人並且找不到工作的都招募到他的公司裏麵來,這讓他在外口碑很好,政府也開始給他一些扶持,讓他的生意慢慢走向紅火的階段。

當杜威的生意做得風生水起的時候,杜威的父母開始著急了,杜威已經是三十多的人還沒有成家,和杜威同齡的連孩子都可以打醬油了,所以杜威的父母開始逼著他相親,並且開始留意身邊的未婚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