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牧生在府中幾日,胸中的小詩蟲抓的李牧生心裏癢癢的。李牧生想了想,決定先去文都院報名,再去詩樓看看,自古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文都院在城西,李牧生今天特意沒有騎馬,而是雇了一頂文轎,轎夫打扮幹淨,抬著李牧生向城西走去。等到來到文都院一看,李牧生也非常吃驚,文都院前麵排了很長的隊,排隊之人皆是文人打扮,個個儒生之氣濃鬱。李牧生的轎子一停,頓時吸引了眼神,一般沒有入仕文人都不會太富裕,文人十年寒窗,隻為一朝高登殿。
等到眾人看到李牧生從轎子中走出來,頓時換上了不屑的眼神,雖然文人並不富有,但是卻是非常清高,自認為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對於商賈之流,更是不屑一顧。
看著李牧生也來排隊,眾生頓時湊過來挪揄道:“李少東家,您這是去哪啊?這可是文都院啊,不是糧行茶鋪,您怕是走錯了地方吧。”
“嗬嗬,各位朋友,我李某今天就是來文都院報名,參加文試,我們大家都是為皇上效力,何錯之有啊?”李牧生不緊不慢地說道。
眾生聽到這句話,頓時啞口無言,李牧生說得對,大家都是努力為官,為皇上效力,雖然誌向高遠不同,但都是盡量盡忠進才,文都院的考試條文中,也沒有規定商賈不能參加文試,所以當然沒有什麼錯啊。
眾人覺得沒趣,便不再說話,這是路邊有一遊掛算命的先生,看著眾學生在排隊,笑嗬嗬的走來,打量著每一個人,來到李牧生麵前,算命先生突然大笑,走上前來,送給李牧生一枚銅錢,便轉身笑著離開。
李牧生看著手中的銅錢,這並不是本朝的錢幣,上麵的字跡已經模糊,摸在手裏很有滄桑感,一時間讓人恍惚,腦中如卷翻卷,錢幣越來越燙,卻是腦中越來越清晰,如醍醐灌頂,思路清晰,文思泉湧。再看看手中錢幣,已經冰冷如常,仿佛從沒有熱過,李牧生清醒過來,用眼睛搜尋那個算命先生,卻不知人去了哪裏?
“別站著,快往前走。”
李牧生被這一喝驚醒,趕緊往前走,前麵的人已經排到了文都院的門口,李牧生看著文都院的牌匾,心中升起一絲暖流,心中大定,勢在必得。等待進了堂裏,被問了姓名,戶籍,發了一個牌子,就可以走了。
李牧生拿著手裏的牌子,上麵寫著六月初八,戊間十六號。現在剛過清明不久,離六月還有兩月有餘。李牧生不再理會這些試子,又找了一頂轎子,送自己回了茶樓。
這些天,茶樓裏住店的客人變多了,多為來趕考的試子,茶樓一時非常熱鬧,眾多應試的學子都會選擇來李家茶樓喝喝茶,因為這裏有皇上喝過的禦茶,來這裏粘粘皇帝的龍氣,眾多學子非常相信這個。
雖然李牧生也要去應試,但是麵對這樣的商機,李牧生很難輕易放棄。於是,李牧生的茶樓立刻推出了狀元茶點、高中套餐。這個營銷手段一推出,立刻顯出了它的效果,來應試的人誰不想高中,誰不想當狀元,既然想,那就來品狀元茶點,來吃高中套餐。出來應試的人,誰人不願套一個彩頭,圖一個吉利呢?隨著李家茶樓推出狀元係列,別的茶樓也相應的推出了類似的狀元係列餐品,但是終究沒有李家茶樓的生意好,要競爭,就要有核心競爭力,禦茶就是李家茶樓的核心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