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應試(1 / 2)

轉眼到了文試的時間,各大學子文人都信誓旦旦,力爭考出好成績。文都院每年這個時候是最熱鬧的,李牧生穿了一身牙色文竹衫,手持一把扇子,因為天已六月,空氣會變得悶熱,尤其是人多,空氣更加不好流通,李牧生進了文都院,尋找自己的考場,甲乙丙丁戊……很快找到了戊間,進了屋子,三列八排整齊的格擋,每個格擋上標有座位號,李牧生找到自己的十六號,坐了下來。

李牧生看看自己的眼前,一張小方桌上放著一席硯台,很小巧,一支毛筆,一塊毛氈,一個鎮尺,其實這些東西每個文人都會有,之所以由文都院準備,是為了防止應試者在攜帶的過程中作弊。

過了一會,學子們都做好了,整個考場已經十分安靜,每個人都在平複自己的情緒,回想自己的押題題目,心中忐忑。

李牧生閉上了眼睛,突然想起了那枚古幣和算命先生,古幣現在就在荷包之中,希望能帶來好運吧。監考官進來了,手中拿著一遝試卷,考試的形式是詩,以詩的形式來完成題目。

李牧生已經拿到了試卷,主題是“家與國”。這是一個很大的題目,李牧生閉上了眼睛,開始構思,何為家?何謂國?何為家國天下?李牧生腦子飛速的轉者,前世今生,背過的書,看過的景,吃過的苦,享過的福。

李牧生提起筆來,在紙上疾書起來:

方城無處不花香,

青泥水斑落地藏。

無風無雨亦無仇,

明月何辨兩故鄉。

總共二十八個字,李牧生卻邊寫邊感慨,往事一幕幕有重浮在眼前,曾經那個自己已經不在了,現在的是一個更強的自己,更有雄心的自己。

考試的時間是一個時辰,李牧生完成尚早,就開始回憶自己的這些天的所有,真是感慨萬千,內心越發的堅強。這時監考官發現了李牧生已經停筆,就說到:“各位學子,如答完試卷,可以舉手示意,待本官允許後,即可離開考場。”

李牧生的思緒被拉回到現實,聽見考官這般說,就舉起了手,隻見監考官派巡檢官員驗收李牧生的卷紙,確認無誤髒汙後,就準許了李牧生離開。

李牧生向在場的各位官員一一行禮後,離開了考場。

李牧生回到茶樓,讓李衛給自己送來一壺茶水和一盤點心,就靜靜地坐在亭內看起了書。

正看得好玩之處,聽見家仆稟報,外麵有一姑娘想見李牧生,李牧生很是好奇,自己平日很少與外人有往來,即使有,也是生意上的,更不曾認識什麼姑娘,要是有,也是程雨欣,但是程雨欣就住在府內西廂,進出自由,怎麼會需要有人來稟呢?奇怪奇怪!

“隻是一人麼?”李牧生問道。

“是的。”家仆答道。

李牧生不得不小心,自家茶樓前一陣才抓到一個可疑人,樹大招風,不得不謹慎。對方是一個女子,不見又閑的自己小氣,還是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