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土地承包(2 / 2)

“小趙,說實在的,我不知道你說的開發區是幹什麼的,但我卻聽明白了,你要開發我們石門和南山的山地,目的肯定是要讓我們過上好日子。說實在的,這大半年來你的所作所為,我們都是有目共睹,我們的村民也都相信你,你說這麼幹,我們跟著你幹就是。”

孫友正無疑是個樸實的人,也是個公正的人,加上他在村裏的輩分,所以他才贏得了村民的尊重,而他這番話,顯然是代表了眼前這幫村幹部和黨員的心聲。

對於這份答案,趙建齊還是感動的,也是欣喜的,這次茶山開發之事,主要還是為了讓百姓致富,隻有百姓富裕了,盤山鎮才能跟著騰飛起來。

“孫大叔,我感謝你和村民們的信任,但咱們作為國家幹部,有凡事都要以老百姓的利益為縣,要以法律原則作準繩。

“我這裏有份協議書,你們可以拿回去看看,並且要讓所有村民都看過之後,如果他們同意的話,就請他們簽上姓名,如果不同意或者有其他條件的,也可以提出來。”趙建齊說這番話,遂示意董剛和方學平,把他們起草的協議合同書,發給了在座的黨員幹部。

這份土地協議合同書,是以土地承包的方式,作為基本框架,也就是說凡是屬於石門和南山兩個自然村,百分之八十的山地使用權,在未來五十年內,同意交由政府處理,轉租給投資方使用。

條件是按現今石江的物價和收入統籌定價,在未來十年之內,以每畝山地一百五十元一畝山地一年的租金,租售給投資方使用。

但是政府必須在三年之內,讓這兩個村通上五級以上的國家標準公路,並且通上水,電、煤、有線電視、通訊電話等基礎設施。

至於十年後的土地使用租售費用,則按當時一畝土地生產收入總和的百分之十,作為合同簽約標準。

這份合同協議書,是趙建齊站在百姓的角度上,訂下的條款的,因為各地行情的差距,一百五十元一畝山地,在石江來說已經是價格不低了,但在沿海大城市,這個價格顯然是低得不能再低。

而如果按一百五十元一畝山地,跟百姓們簽下五十年合約,村民們無疑是要吃大虧的,但是十年之後生效的,按一畝土地收入總和的百分之十為租金,那對村民來說,顯然就公平了許多。

孫友正等人在看完手中的合同書時,到是表示沒有什麼意見,對於現在的他們來說,能把這無用的山地,按一畝地一百五十元租售出去,他們都覺得自己占了老鼻子好處了,那還會不同意。

隻要想想這村裏幾千畝山地,要是都租售出去了,那得多大一筆錢啊,他們光想想就覺得這樣的好事,自己是占盡了便宜的。

“趙幹部,為什麼是百分之八十,而不是百分之百的山地啊?”其中一個黨員甚至問出了這個問題,顯然他覺得全部租售出去,那樣才好呢,自己也能多分到一些錢不是,反正那些山地荒著也是荒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