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回 伊籍薦才圖四郡(2 / 2)

正在說話間,陳到進來了,報告說趙雲求見。劉備讓諸葛瑾領著馬良、伊籍、馬謖去學堂看看,四人領命告退,議事大廳隻留下諸葛亮、賈詡、荀攸,趙子龍大步流星地走了進來。

劉備熱情地招呼子龍:“子龍回來了?”

趙雲向劉備行禮後,對劉備肝膽相照:“主公,雲聽聞江陵的有名田宅都分賜給了有功之臣,雲對此有不同的看法。”

劉備一怔,知道了趙雲想說什麼,曆史上的趙雲在劉備取得益州後,就站出來反對劉備分田分地的做法,現在趙雲急匆匆地趕過來,想必是為此事而來,劉備想聽聽趙雲是怎麼說的,於是微笑點頭示意趙雲繼續。

趙雲慷慨陳詞:“昔者霍去病以匈奴未滅,將士安用為家。何況今日國賊暴虐,不同匈奴,豈可求安也?等天下都安定了,大家解甲歸田,那時候再分賜功臣不遲。荊州累遭戰火,田宅皆空,今主公將田宅歸還百姓,令其安居樂業,荊州百姓自然心服於主公,日後方可使出賦役。”

趙雲的一番言辭,說得在坐的三位高參的臉色,紅一陣子,白一陣子,低頭不語。特別是諸葛亮,才分到一處上好的宅院以及三百丈的肥田。

劉備則撫掌喝彩:“子龍一番豪言讓吾受益匪淺。吾知子龍先公後私,時時以大局著想。曹阿瞞挾天子以令諸侯,四處燃燒戰火,對百姓橫征暴斂,甚至不惜以屠城來鎮壓百姓的反抗,其倒行逆施的惡行彰顯於天下,醜態勝過董卓,致使百姓顛沛流離、無家可歸,土地荒蕪,屍骨遍野。吾劉備奉皇上玉帶詔討伐曹阿瞞,肩負匡扶漢室之重任,恢複吾太平富足的大漢盛世。然而,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還須大家付出千辛的努力。如今取了荊襄之地,吾劉備必須要讓將士們沒有後顧之憂,有一個安身立命之地,唯有如此,匡扶漢室之偉業才能實現。”

劉備說到這裏就打住了,沒再往下說,心想:趙雲一定聽得懂潛台詞,除了關張趙等少數幾個死心塌地跟著劉備的人之外,大部分人都是奔前程而來的,如果不給這些人看到好處,不為這些人安置好一家老小,還有幾個肯投奔劉備的?

趙雲趙子龍臉色弱有羞澀:“主公休要誇耀吾。雲認為主公乃仁德之君,百姓的利益為先,才是匡扶漢室偉業之根本。對百姓巧取豪奪、橫征暴斂的做法,乃董卓、曹操之流所為也。”

劉備甚是欣慰趙雲,對在坐的三位高參說:“子龍所言極是。為杜絕官員貪圖安樂,殘害鄉鄰,孔明軍師先擬出個治國條例,在吾管轄之區域內遵行。”

荀攸提議說:“昔高祖約法三章,百姓皆感其德。但願軍師在擬定法製的時候,寬刑省法,以慰民望。”

諸葛亮不同意荀攸的看法:“公達(荀攸)知其一,未知其二。秦朝用臣商鞅,酷法暴虐,萬民皆怨,匹夫大呼,天下土崩;高祖寬仁,可以弘濟。今天下德政不舉,威刑不肅,君臣之道,盡已廢矣。凡人寵之以位,位極則殘;順之以恩,恩竭則慢,以至喪國,實由於此。吾今威之以法,法行則知恩;限之以爵,爵加則知其榮。榮恩並著,上下同心,為治之道,於斯明矣。凡治政者,要識時務也。”

劉備問趙雲:“軍師所言,子龍滿意否?”

趙雲當然讚同諸葛亮治國方略,於是回答劉備說:“滿意。主公公務繁忙,雲先行告退。”

趙雲還未走出門口,又被劉備叫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