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0829……不對……”
“661224……不對……”
“890612……還是不對!!”
裴拾音頹喪地站直了身子,一邊反手用力捶了捶自己的後背。她剛剛彎著腰站在她老爸書房裏的這台保險箱前半天,輸入了無數個六位數密碼,結果卻統統宣告失敗。
“見鬼!所有我能想到的和老爸有關的數字全部都試過了,從家人生日一直到他的幸運數字,居然沒一個符合的……他到底會用什麼呢?”
裴拾音今年十九歲,應該說就在剛剛她才過了十九歲生日。裴拾音還有位身為物理學家兼發明家的父親裴再思。而這位科學家同時卻是位大唐的狂熱分子,熱衷於一切與唐代有關的事物,從唐代曆史至人文,民風至民俗,幾乎全部都是他的研究對象,搞得拾音從小就覺得她老爸不該當什麼物理學家,而應該去大學當個曆史或者中文係的教授。
而作為大唐超級粉絲裴再思的女兒,當然從出生起就注定了她的命運——裴再思簡直是填鴨式教育般地從她牙牙學語時起就給她灌輸各種唐代詩文,長到七八歲時,唐朝各位大詩人的名字她已經熟得不能再熟,十二歲時曾當著全班同學的麵氣都不喘地背下整整一曲《長恨歌》——當時的小學生能背出一首白居易的《賣炭翁》已經很值得誇耀了。待到她高中畢業時,裴再思滿意地看著即將升入重點大學中文係的女兒微笑道,其實你現在的水平估計已經勝過你的大學講師了。
而拾音雖然幼年時對父親的這種強逼式教育十分憤恨——你可以想象一下小小的她一邊含淚死記硬背著那些對那個年紀的她根本連意思都不懂的句子,一邊用無比羨慕的眼神偷瞟著窗外自由玩耍的小朋友時的淒慘模樣。但到得她成長為大姑娘,開始逐漸體會到那些名詩之中蘊藏著的、令人無限憧憬的場景畫麵之時,她當然也就愛屋及烏地對寫下那些詩句的大詩人們充滿了向往,每每讀詩的時候都會想象千年之前的他們都是什麼模樣——李太白必定是位風姿瀟灑、神仙般的人物,王摩詰則是“妙年潔白,風姿鬱美”的弱冠少年,韓退之應該是位麵容嚴肅的中年大叔,白樂天則是位樂嗬嗬的白胡子老爺爺……這麼遐想的時候,她總是覺得很快樂,似乎遺留於詩句之間,和她隔了千年之久的詩人們都活靈活現了起來,一點兒也不陌生。
當然,這些一切都隻是拾音自己平日裏的想象,完全沒想過有一天她的美夢竟能成真。在她十八歲生日那天,她那位物理學家的父親忽然滿臉興奮地告訴她,他所在的那個研究小組目前的研究項目竟然就是能夠穿越時光的時空機器,當然,目前的科學發展程度還沒到可以自由穿越時空的地步,所以根據他的強烈要求,研究小組就把整個唐朝,也就是公元618至907年作為一個時間段,來研製專門穿越到這個時間區間的機器,快的話,一年後成品應該就能出來,到時就是請專人來測試效果了。
這消息當時就聽得拾音興奮得差點把她老爸撲倒,她狂喜地指著自己說我去我去我去!!而她老爸竟然也笑眯眯地說道:“我也沒想過把這機會讓給別人,我們小組仔細地討論過,穿越的過程並沒什麼危險,且如果試驗的話,必定是送你去那如杜甫詩中所描述的‘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的開元盛世,而大唐民風開放,你這種來自一千多年後的現代人去了也不會特別引起什麼注意,你隻要花三天時間去親眼看一看那時的盛世光輝,回來之後事無巨細地給我好好講述講述,也不枉我這麼多年的癡迷了。”說著又歎了口氣,說什麼他若不是研究小組在試驗後必定還有許多事項需要他親自處理,他肯定不顧一切地親身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