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蓮的母親孔珍生前是慶元帝太傅,共有四女一子。
長女孔蘭,娶慶元帝同父兄康和郡君為夫,二十歲襲爵,六年後病逝,隻遺獨子孔良仁,無女,傳爵位於二妹孔蓮。孔蘭去世後,康和郡君拒絕了慶元帝回宮養護的提議,像個平常人家的主夫一樣,侍奉公公,教養兒子。
孔府嫡長孫孔良仁守孝三年後被皇帝姑姑指婚給將門長女,隻等成人禮後出嫁。不想邊疆亂起,少將軍率領五萬京城子弟兵遠征。大公子等了三年又三年,隻等來一壇骨灰和一片染血的戰袍。那人已在戰場上重傷而亡。那人雖然帶兵勇猛,卻溫柔善良,臨死前還不放心京城素未謀麵的未婚夫,知道自己不行了,不願意耽擱他的青春,用血在戰袍上寫了退婚書。十八歲的大公子收了退婚書,卻也換下華服,梳起主夫發式,心甘情願地做起了望門寡夫。
次女孔蓮襲了母姊的爵位,成為文宣公府的當家人。她共有三房夫侍,正房楚氏是南安侯府的嫡出,兩人生了長女孔紋和次女孔繡:孔紋二十歲,在國子監擔任直講,兩年前成親,迎娶的是姑姑家的表兄小楚氏;孔繡十一歲,去年元服。二房範氏,長孔蓮五歲,是孔府的家生子,被老太君調教出來做了孔蓮的一侍。楚氏進門時,他已侍候孔蓮好幾年,由於長年喝避孕湯壞了身子(世家規矩,正夫進門前,侍室不能懷孕),一直沒有生育,孔蓮卻始終很敬重他。三房任氏是在孔蓮三十歲那年進門的,老太君看她子息淡薄,而立之年膝下隻有一女,就選了才行了成人禮的良家子給她做了三房。任氏入門未到百天,楚氏查出身孕,闔家歡喜;半年後,任氏也懷了孕。二小姐、三小姐相繼出世,老太君樂得直管任氏叫“福人”。
三女孔菊,孝廉出身,在禮部擔任員外郎,成親後在公府西側蓋了宅子。那邊被公府眾人稱為“西府”,這邊也就成了“東府”。
四女孔竹,很少有人提起,隻知道少年離家,定居長安,擔任長安書院院長。
孔織覺得好笑,什麼“東府”、“西府”,簡直就是女尊版的紅樓夢。孔繡這位二小姐就是人見人愛的“寶玉”,自己扮演的就是姥姥不親、舅舅不愛的“賈環”,大公子就是值得人敬重的“李紈”,大小楚氏就是“王夫人”和“鳳姐”,老太君就是“老祖宗”。還好自己的這個同齡老爹性格良善,不像惡俗的趙姨娘那樣惹人嫌。想到這些,孔織一陣慶幸。
起點中文網www.qidian.com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