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 天人之際(6)(1 / 2)

首頁新聞軍事文化曆史

首頁>社科總館>曆史雜談>皇帝治下的中國>肆 天人之際(6)

肆 天人之際(6)嚴光輝雲南人民出版社

這個皇帝教當中,皇帝以天地為父母,以樹立最高崇拜,以祖先為時間線索,建構起神祇係統。首先對皇帝教進行教團組織建設和運作理論建構者,不是儒而是法。法家強調皇權製度體係是圍繞帝王建構起來的純粹製度性運作,與人格和品質無關,帝王手中的三件法寶(法、術、勢)隻強調:帝王獨一無二,秉持賞罰,監視天下--一邊是對子民一律平等、絕不通融的賞罰法則,另一邊是暗藏於內的政治技術。組織原則是在上者具有絕對判斷處罰和控製權,以此建立起以帝王為中心的運作體係,其根本就是帝王是絕對主宰,官僚體係不過是皇帝的教團組織。對皇帝教進行人性化建構和宇宙論創設則是儒家的功勞。儒家認識到法家的皇帝教之權力運作原則的強悍和帝王意誌的絕對性,試圖通過教育帝王和培養官僚,實現帝王政治之規製。

但是,在倫際語境當中,所謂的道德導向,實際上轉化為了具體倫際關係中的尊卑、貴賤、遠近、親疏問題,在個體的行動中表現為切身的利害關切,善和惡是可以相互轉化的而非黑白分明的,整個世界是灰色的,抗爭與墮落隻是個相對的問題。其中隻有特殊等級倫序中的個人以及他的私事和特權才是真實的。

中國人對人過分信任,以至於他們常常容易被人出賣。自然界總是隨時準備破壞人為之物,如果人和自然的行為都被視為神靈的意誌,則這些困境就不可避免。隻有假定人們能適應一個比中國人已知的更絕對的價值抽象標準,人為的災難才會避免和被克服;隻有假定人們分析問題時懂得超越暫時、具體性,自然的力量才可能被理解並引導它為人類謀利;隻要中國人還是完全依賴於人與人的相互依靠,則中國的社會就隻能遍布貧窮,因為他們總也得不到大自然的恩惠,從大自然獲取給他們的財富;隻要中國人還是沒有與殘暴作鬥爭的理性和良知,中國的社會就隻能是暴戾橫行;隻要中國的個人還是缺乏探索未知世界的積極性,作為整體的文化(包括藝術、科學、經濟和政治)就隻能保持相對的停滯。

上章下章 [←]快捷鍵快捷鍵[→]

回到目錄回到讀書首頁

王立群讀《宋史》之宋太宗:最具改革精神的皇帝到底是什麼造就了宋代的繁榮與文明呢?

李鴻章政改筆記:大清官場筆記自揭裱糊匠一生吾國吾民最缺者,乃是踏踏實實把現居之屋裱糊起來。

危險:美女情迷出軌畫家揭開愛殺連環局能打破僵局的就是危險,是危險讓他複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