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州軍的戰術是,集中所有大將開路,形成強有力的尖刀維疋向前猛插。一般來說,這一方法十有八九都能奏效。可是此番敵人有鐵甲軍阻擋,一百長刀手對付四百鐵甲軍難免捉襟見肘。而且,四外的敵軍又已聚攏過來,把剛剛撕開的缺點很快堵上。止書所以建卅軍,番衝擊,又有數十人傷亡,隻不過帶著敵軍向前滾動,卻不能突出重圍一步。褚英失望地慨歎:看此光景,此戰便是我等今生最後一戰,我們篤定是難以生還了。費英東告誡大家:大丈夫戰死疆場,馬革裹屍,重於泰山。我們尚有一千多人馬,一定要戰至一兵一卒,決不投降,寧可橫自刎,也不能給建州軍給大汗臉上抹黑。代善越殺越勇:此時此刻還管什麼生死,多殺一個多賺一個,隻管叫烏拉軍拿命來!策穆特赫躲在長刀手中間,基本上受不到烏拉軍的攻擊。他對身邊的妻兒老小說:想不到這步棋失算了,滿指望投奔建州保得富貴榮華,誰料想反倒把全家性命搭上,如今悔之晚矣。
費英東鏖戰多時,血染征袍,業已體力不支。建州軍將士大都如此,戰鬥力明顯減弱,人們近於絕望了。
突然,烏拉軍後部發生了騷動,而且很快波及到烏拉全軍。在第一線與費英東交鋒的布占泰見狀,退出戰鬥讓與副將接戰。他急於知曉背後發生了什麼情況。費英東喜出望外,他對身邊的眾將說:看來是三都督率軍從敵軍側後發起了攻擊。代善持有疑義:叔父他,他會為我們冒險嗎?
不是他會有誰?費英東說,沒錯,援兵不可能從天上掉下來,我們全力向前衝殺吧!
褚英也有了信心:前後夾擊,我等定能殺出重圍。
布占泰策馬來到後隊,才知戰況遠比他想象的要嚴重,自己的部屬正風卷殘雲般地潰退。他將雙錘一橫,試圖擋住敗退簟基堂詈鬻:都與我站俄誰敢再後退一步叫他立時成為錘下可是,敗兵如大海退潮難以遏止。烏拉兵將們邊跑邊喊:快跑哇,不得了啦,建州增援大軍到了!他的命令,在敗軍的哄嚷聲中顯得實在渺小,完全被淹沒了。布占泰一氣,用銅露一錘砸死兩個兵士,但仍無濟於事。他不甘心眼看到手的勝利,就這樣功敗垂成,決意自己上前阻擋住對方的追擊,遂帶身邊石烈親信將佐百十騎,直向對麵迎戰而去。不過兩箭地,建州大軍已正麵殺來。黑夜中,但見馬軍滾滾而來,氣勢如狂飆橫掃,跑得慢的烏拉軍,非死即傷。
布占泰立馬舉錘怒喝一聲:呔,建州小兒,竟敢如此輕視我烏拉大軍,叫爾知曉一下我布占泰的厲害!
夜色中,對方一員猛將已飛馬來至近前,烏雲獸上,身著镔鐵鎧甲的皇太極,手擎金背砍山斧,日中說著:賊酋布占泰,你已陷入我建州大軍重圍之中,看我皇太極取爾項上人頭!話到,馬到,大斧帶著風聲橫劈過來。
布占泰左手錘去招架,意欲用右手錘出擊。哪料到皇太極那柄斧重如千鈞,錘斧相碰,迸出火星。布占泰虎日震裂,整條臂膀猶如雷打電擊,登時半邊身子發麻,左手錘由不得他墜落在地。哪裏容他喘息,皇太極第二斧又已風馳電掣般反手當頭砍下。布占泰一則來不及招架,二則有些怯手,趕緊一縮身形躲過。但頭頂的盔纓被斧鋒削落,布占泰驚出了一身冷汗。情知不是對手,哪裏還敢再戰,撥轉馬頭便跑。主帥一逃,烏拉軍更是兵敗如山倒,紛紛往斐優城逃命。建州兩軍會合後,當費英東看到竟是皇太極率軍星夜前來增援,都大為詫異。眾人在聲譴責速爾哈赤的同時,無不由衷感謝皇太極的救援。費英東更是讚不絕口:八貝勒主動向大汗要求發援兵,救西我軍於水火之中,他日必為帥才。額爾都也不住稱道:八貝勒初次統兵,便建此奇功,可喜可賀,此戰可見智勇雙全,實乃我建州福分。弱代善也為之高興:八阿哥兩軍陣前勇冠三軍,殺得布占泰山大敗而逃,實為一員大將也。褚英見眾人圍在皇太極身前左右,讚譽有加,心中頗不是魚滋味:各位將軍,皇太極趕來增援自然有功,但這功勞怕不能?記在他一人賬上。其實是我等與布占泰大戰多時,烏拉軍業已太疲憊不堪,已是強弩之末,再加上皇太極生力軍一衝擊,敵軍焉得不敗!
眾人感覺出褚英話中的酸味,便都不作聲了。皇太極為免現場尷尬,立即應聲:大貝勒所言極是。褚英擺出大貝勒的派頭,指手畫腳又要發號施令:布占泰盧孫大敗,我軍正好乘勝追擊,一舉攻占斐優城。策穆特赫最為讚成:如此最好不過,攻下城池,我東海部即可全數遷居赫圖阿拉。不妥。皇太極毫不猶豫地反對,據悉敵軍兩萬,而我軍不過三千,以這劣勢兵力,去攻打七倍於我的守城之敵,豈不是以卵擊石,此舉萬萬不可。費英東認為皇太極確有戰略眼光:八貝勒言之有理,我們不能盲動,不能做這等蠢事。皇太極發布命令:曉喻各隊,原地休整,四更造飯,天明出發,全軍返回赫圖阿拉。速爾哈赤不在,皇太極的話自然就至高無上了。褚英不服,心理也不平衡。但皇太極聲稱是奉父汗之命而來,且又是挽救全軍的英雄,人們此刻對他敬若神明。褚英也隻有將不滿揣在心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