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關係的關係又如何?慕容家自恃身份,不會投身明教,而明教也自不會屈於慕容氏之下.摩尼教從西方而來,在中土傳播光明教義,最初頗受禮待,後來卻打成成了黑社會反動勢,這固然是因為宗教鬥爭,可俗話說得好,有利益處必有紛爭,紛爭多因為利益.大唐時,我國極為強盛,出口貿易極為發達,許多人都從事於對外貿易行業.而明教是聖火教在中土的分支,聖火教盤踞中東,把持著這條被世人名之為絲綢之路的貿易受攻擊線路的咽喉,我認為他不收過路稅是不可能的,但這並不能使他們得到最大利益,因此他們在傳教之時,必須得到當局承認其合法性,以便親自操縱從我國的進口貿易.遺憾的是,他們不知為何,被取消了營業職照.為了重獲注冊,他們最好的辦法便是自已當政,但這是不可能的,外麵來的人又怎能入主我中華大地呢?也許他們曾實驗過,發現這條路走不通,便隻好求其次,那就是與造反的人合作,雙方得利.這樣一想,他們的關係便呼之欲出了.
而在同一個時代,朝鮮半島發生了一件轟轟烈烈的大事,後高句麗弓裔王的部將王建叛變,建立高麗國,並統一了整個朝鮮半島,這與中原武林是否有會麼關係呢?為什麼這高麗國雖不強大,但卻維持了驚人的四百年呢?可見萬事萬物必有關聯,點點蛛絲馬跡,揭開天下機秘.
這排名不是絕對的,隨時間變化,一個人的武功會變化,尤其是在天龍世界裏,存在北溟神功和化功大法之類的功夫的情況下,一個人可以輕易地獲取他人的內力,也可能在一刹那間數十年苦修之功毀於一旦.
而這個列表之上的人,不同層次的人相鬥,並非層次高的人一定會勝,決定勝負的因素有很多,比如經驗,環境,心態,運氣等,並不止限於武功的高下.
而且一個人見識高下與武功強弱關係不大,王語嫣全無武功,卻可指點群豪戲,一語扭乾坤.杯素雪等五女雖有過人的見識,可未必也有過人的武功,再者世上既出現了一個王語嫣,為什麼便不能有天香五女呢?以王語嫣之能,倘若肯習武,成就隻怕不在蕭峰段譽虛竹之下,她不肯習武,而杯素雪肯,她能有很高的武功也不出奇,至於過人的見識,隻要如王語嫣一樣博閱群書,也可做到,況且相比王語嫣所知之多,王語嫣對各派武學了如指掌,而杯素雪等人卻沒這能耐,她還有所不如,王語嫣隻主要是對武功招式博聞強記,而她則是對武學原理知之甚詳,對招式卻知之不多,故而要到中原來搜羅武功,這與昔日逍遙派行為十分相似,但逍遙派直接看人家的秘笈,而她們隻能從打鬥之中來竊之一二,命苦多了,在這樣一種情況下,她們有無以倫比的分析能力,那也是理固宜然.
紅箋等四婢是高麗傾舉國之力培養出來的,萬裏拔一,沒有一點過人之處,那才是稀奇了.招數看一便便能一絲不差地用出來,也並不是青鸞一人獨有之能,楊過便也能做到,但青鸞隻是能記,卻不能領悟,這從她雖一絲不苟地複製那十四劍,這也是因為這十四劍雖看來驚人,但實際上沒什麼複雜之處,但既便如此,她也僅是將之複製出來而已,完全不明白其中的奧妙,因而藍霜錯誤地將它納入一品武學之中,而她也沒反駁,顯是認同了這一歸類法.至於淩波微步,我在後麵專門有一章‘淩波精義‘講這個問題.同時她將招數用出來了,劍上卻沒有一點內力,這說明她徒有過人的記憶力,內功卻不怎麼樣.
在一行五女之中,一個武功比較高(紅箋,一直是她在出手,當然杯素雪也不弱,),一個記憶力好(青鸞),一個分析問題的能力出眾(杯素雪),一個負責記錄(藍霜),一個專精醫藥(紫桐),構成了最完美的組合,在前幾章中,五女之中出手的隻有青鸞和紅箋,餘者不過動了動嘴皮,便讓主角誤以為她們個個武功超凡,乃是為後文埋下伏筆.
本想學金庸的筆法,起起落落,懸念叢生的,沒想到自已沒那功底,沒玩轉不說,反玩得丟了民心,難道現在的人都那麼不喜歡太嚇人的伏筆和懸念麼?方菲
□段譽隱居大理時,在潭底找到了沒死的王驚鴻,得知幾十年前,他從李秋水手中偷到小無相神功,卻被鳩摩智暗算,鳩摩智由是得到小無象功,而他最後也被王廢去武功囚在那水底的石洞中.丁春秋是死在阿紫手中的,他的師父被徒弟所殺,他也被徒弟所殺,報應不爽方菲
□我原本想寫胡楓因那件錯事(其實也不是他的錯),與杯素雪的感情陷入了困境,雙方各有顧慮,明明相愛,卻不能結合,其情之苦可想而知.後來胡一統中原,高麗大感威脅,皇後用了一招蠢辦法,就是刺殺胡,可惜卻殺了身為後妃的木婉清,胡為報仇,不得不攻高麗,杯素雪受命帶兵,與胡沙場相見,相愛卻不得不相殘.直至高麗國亡,才知是中了奸人算計.二人終得結合方菲
回夏天小zhu
□
梅妃友情繼寫大綱五淩波真義
青鸞見胡楓隻使了一遍的淩波微步,便能用出來,很是吃了一驚,可是後來胡楓去到高麗,解決杯素雪一事,與天香宮長老們一語不合,惹得兩位長老,一位客卿(羅衍那),高麗皇後杯素雪,兩聖女,八聖侍(其中四人是紅箋等四女,另四人是另一個聖女的屬下,這些人圍著他一頓狂P,雖然以他的武功他不怕,但大意之下,中了幾十道紫桐發出的看似無害的細雨指,經脈被鎖住,漸漸落於下風,這時對方使出了偷學來的淩波微步,反使他反敗為勝,他這才想明白其中的道理.
淩波微步是根據周易創出來的,每一步,都是從六十四卦的一個方位走到另一個方位,僅僅知道這一步向那邊歪,下一步向哪邊扭,而不知道走得是什麼方位,是沒有用的.而且淩波微步需要有相應的內功心法加以配合,否則便會真氣混亂,青鸞在模擬此步法時所走既不真的便是新淩波微步,內力也淺,又隻走了十來步,因而並不如何,而後來天香宮中的眾人見了這十三步,隻覺極為神妙,便大加練習,結果在練習之中,隱隱然有血氣逆轉之感,各人都史以為是自已修習內功時出了問題,全然沒想到這上麵去,又覺得情況並不嚴重,因而不加重視.而在與胡楓大戰之時,運足了真氣奔行,結果導致了眾人經脈錯亂,走火入魔.
那麼淩波微步的真義到底是怎樣的呢?
其實淩波微步奧妙無窮,根本不是走走那麼幾步那麼簡單,我們從段譽學習淩波微步時的情景中可以看到很多問題.
淩波微步並不是一種身法,而是許多種身法動作的合編.段譽學淩波微步時,隻見寫道是:
{帛卷盡處題著“淩波微步”四字,其後繪的是無數足印,注明“婦妹”、“無妄”等等字樣,盡是易經中的方位隻見足印密密麻麻,不知有幾千百個,自一個足印至另一個足印均有綠線貫串,線上繪有箭頭,料是一套繁複的步法卷軸上既繪明步法,又詳注易經六十四卦的方位,他熟習易經,學起來自不為難。但有時卷軸上步法甚怪,走了上一步後,無法接到下一步,直至想到須得憑空轉一個身,這才極巧妙自然的接上了;有時則須躍前縱後、左竄右閃,方合於卷上的步法}
從這些描寫我們可以看出,從一個腳印到另一個腳印,行走甚難,須苦苦思索,做出一些稀奇古怪的動作,方才能接得上得.淩波微步是什麼?是步法,而不是輕功.輕功可以用來長途趕路,可步法卻不行.經過巧妙的真氣軾速法門,從而在極短時間內達到一個極快的速度,唯的段譽這家夥內功雄渾,把短時加速變成了長時間加速,和蕭峰拚了個不相上下.步法是一種的打鬥時,為了進攻,躲避,或是配合上體動作的腳步走法.比如‘憑空轉一個身,躍前縱後、左竄右閃‘等等,這樣的動作,會在打鬥中產生巨大的作用.因此,淩波微步的真正價值,絕不僅止是從哪走到哪兒.而是還包括了從這一個方位到下一個方位去的動作,方法.當然,如果知道了這些位置的起始,便可以推究出在這一係列位置變化間的動作,這就是為什麼卷軸之上記載了幾千個腳印,卻沒說該怎麼走,因為雖然沒寫,但隻要對照方位加以思索,一樣可以想出來.這就是為什麼慕容博與慕容夫人研究淩波微步時,苦苦思索下一步是什麼,再下一步是什麼.
但是,在打鬥中,堅持按順序走,是不切實際的,那樣對方固然打不到你,你也打不到對方了,如果對手是一個對淩波微步方位熟悉的人,即使不會那些動作,隻要搶先走到前麵去,隨便哪一步,他還不是自已往槍口上撞麼?隻有段譽這樣的傻瓜,才會這樣做,也好在他運氣好,慕容複不會淩波微步.淩波微步按周易方位來,形成了一個大圓圈,要是使用者想用此步法遠離對方,一步步走下來,不免又回到了原地.因此,此步法中的幾千個動作是可以拆開來使用的,根據實際情況使出某些步,又或是將某些前後並不相連幾個動作加以重新組合,便能發揮出截然不同的效果來.易者,變也,唯有變化,才是至理,易生萬物,生生無窮,這幾千步重新組合,可至無窮無盡矣!
從某些角度上來說,淩波微步與太極拳有很大相似之處,在初練時都有定式,可練到高深時,便得忘招.你們肯定看過很多老頭老太太在公園裏劃圈圈,演太極,相信誰者能跟著劃兩下,能劃得多,劃得像的也大有人在,可是即便是這樣,這些人是否就因此練成了太極拳呢?沒有,不僅沒有,別說精髓了,連皮毛也沒摸到,隻是得了一個形似而已.
武林中的大多數武功,都是從內而外,有的內外兼修,少數由外而內.太極拳極為高明,由內而外由外而內內外兼修,幾種情況都合適.少許人既使隻練動作,將之練到高深境界時,體內一樣會生出真氣來.這是因為太極拳的動作極大地煆煉了肌肉經脈,使之堅韌通達.天竺的瑜珈也有這效果.而淩波微步通過走步,在原書中說:
{淩波微步’每一步踏出,全身行動與內力息息相關,決非單是邁步行走而已。段譽全無內功根基,走一步,想一想,退一步,又停頓片刻,血脈有緩息的餘裕,自無阻礙。他想熟之後,突然一氣嗬成的走將起來,體內經脈錯亂,登時癱瘓,幾乎走火入魔。幸好他沒跨得幾步,步子又不如何迅速,總算沒到絕經斷脈的危境。}
為什麼沒有內功根基,卻會走火入魔呢?那無意中做出與淩波微步動作類同的人大有人在,那豈不是天一天都會有人走火入魔!說明段譽雖無內功根基,但練習淩波微步之後,經脈疏通,內力已在生成之中了.
太極拳也是有套路的,但沒有人會在打鬥之中會將其按練習時的順序來使,而是見招拆招,見式擋式,太極拳如此,淩波微步也是如此了,所以原書中描寫了練到後來的境界:欲行欲止,似往似還
但並不是說,淩波微步的套路便沒有用了.相反的是,有用得很.幾千個動作,被前後相銜,連綴一片,可供初學者使用,如果練習者悟性差,悟不通其中真義,那麼,按這個順序走下來,也可發揮出極大威力.這就像是奇書,該書為了讓習字者很快地掌握常用字的認知,將千餘字連成一篇文采蜚然的千古奇文,千餘字僅重複了一個‘知‘字,但在編寫時,為了一夜成文,編者發為之白,顏為之摧.一夜老了幾十歲,可見心力所耗之巨.現代也有一些教師為了易學易記,將一些知識編成四言八句,編成歌,朗朗上口.隻是文采未必好.淩波微步的創造者同時考慮到其奇,其快,其實用,其美觀,其內力順達,其易學易記,實乃是天才絕豔亙古未有.
周易八卦是一套座標方位,方向,距離,是座標的兩大要素,而青鸞固而記了幾個身形變化,既不知內力配合之法,又不知其中的具體方位,隻知大體方向,而對距離則沒留意.在同一個方向之上,根據六十四卦,也同時有不同的卦象,豈是不明易理的人看一眼便知道的呢?相比之下,慕容博就聰明多了,找到了其中的奧妙,知道每一步都是周易中的方位,隻可惜沒得到淩波微步的原本,因此縱然從阿蘿身上窺得一些蛛絲馬跡,從而推究出幾十幾百步,可相比於原卷中的那上千上萬步可差太多了.那時正是十八年前,阿蘿新嫁到王家不久,偶爾使出了這步法來,不免叫慕容博歎為觀止,心癢難搔,又不好明要,隻好從旁暗想.怕被阿蘿撞見,便在蔡慶圖那人後院書房中研究(多半此人也是他聚斂財富的同夥或爪牙.)他不像青鸞那樣隻窺得一星半點,便自以為得計,而是苦究其原理變化,可終究還是空自失望.
起點中文網www.cmfu.com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