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洲卻已轉。
碧樹森森迎。
流目浦煙夕。
揚帆海月生。
江陵識遙火。
應到渚宮城。
11.上三峽
巫山夾青天。
巴水流若茲。
巴水忽可盡。
青天無到時。
三朝上黃牛。
三暮行太遲。
三朝又三暮。
不覺鬢成絲。
12.自巴東舟行經瞿唐峽登巫山最高峰還題壁
江行幾千裏。
海月十五圓。
始經瞿唐峽。
遂步巫山巔。
巫山高不窮。
巴國盡所曆。
日邊攀垂蘿。
霞外倚穹石。
飛步淩絕頂。
極目無纖煙。
卻顧失舟壑。
仰觀臨青天。
青天若可捫。
銀漢去安在。
望雲知蒼梧。
記水辨瀛海。
周遊孤光晚。
曆覽幽意多。
積雪照空穀。
悲風鳴森柯。
歸途行欲曛。
佳趣尚未歇。
江寒早啼猿。
鬆暝已吐月。
月色何悠悠。
清猿響啾啾。
辭山不忍聽。
揮策還孤舟。
早發白帝城
朝辭白帝彩雲間。
千裏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盡。
輕舟已過萬重山。
13.秋下荊門
霜落荊門江樹空。
布帆無恙掛秋風。
此行不為鱸魚膾。
自愛名山入剡中。
14.江行寄遠
刳木出吳楚。
危槎百餘尺。
疾風吹片帆。
日暮千裏隔。
別時酒猶在。
已為異鄉客。
思君不可得。
愁見江水碧。
宿五鬆山下荀媼家
我宿五鬆下。
寂寥無所歡。
田家秋作苦。
鄰女夜舂寒。
跪進雕胡飯。
月光明素盤。
令人慚漂母。
三謝不能餐。
15.下涇縣陵陽溪至澀灘
澀灘鳴嘈嘈。
兩山足猿猱。
白波若卷雪。
側石不容舠。
漁子與舟人。
撐折萬張篙。
16.下陵陽沿高溪三門六剌灘
三門橫峻灘。
六剌下波瀾。
石驚虎伏起。
水狀龍縈盤。
何慚七裏瀨。
使我欲垂竿。
夜泊黃山聞殷十四吳吟
昨夜誰為吳會吟。
風生萬壑振空林。
龍驚不敢水中臥。
猿嘯時聞岩下音。
我宿黃山碧溪月。
聽之卻罷鬆間琴。
朝來果是滄洲逸。
酤酒醍盤飯霜栗。
半酣更發江海聲。
客愁頓向杯中失。
17.宿蝦湖
雞鳴發黃山。
暝投蝦湖宿。
白雨映寒山。
森森似銀竹。
提攜采鉛客。
結荷水邊沐。
半夜四天開。
星河爛人目。
明晨大樓去。
岡隴多屈伏。
當與持斧翁。
前溪伐雲木。
18.西施
西施越溪女。
出自苧蘿山。
秀色掩今古。
荷花羞玉顏。
浣紗弄碧水。
自與清波閑。
皓齒信難開。
沉吟碧雲間。
勾踐征絕豔。
揚蛾入吳關。
提攜館娃宮。
杳渺詎可攀。
一破夫差國。
千秋竟不還。
19.王右軍
右軍本清真。
瀟灑出風塵。
山陰過羽客。
愛此好鵝賓。
掃素寫道經。
筆精妙入神。
書罷籠鵝去。
何曾別主人。
上元夫人
上元誰夫人。
偏得王母嬌。
嵯峨三角髻。
餘發散垂腰。
裘披青毛錦。
身著赤霜袍。
手提嬴女兒。
閑與鳳吹簫。
眉語兩自笑。
忽然隨風飄。
20.蘇台覽古
舊苑荒台楊柳新。
菱歌清唱不勝春。
隻今惟有西江月。
曾照吳王宮裏人。
21.越中覽古
越王句踐破吳歸。
義士還鄉盡錦衣。
宮女如花滿春殿。
隻今惟有鷓鴣飛。
22.商山四皓
白發四老人。
昂藏南山側。
偃臥鬆雪間。
冥翳不可識。
雲窗拂青靄。
石壁橫翠色。
龍虎方戰爭。
於焉自休息。
秦人失金鏡。
漢祖升紫極。
陰虹濁太陽。
前星遂淪匿。
一行佐明聖。
倏起生羽翼。
功成身不居。
舒卷在胸臆。
窅冥合元化。
茫昧信難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