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2 / 3)

子猷聞風動窗竹。

相邀共醉杯中綠。

曆陽何異山陰時。

白雪飛花亂人目。

君家有酒我何愁。

客多樂酣秉燭遊。

謝尚自能鴝鵒舞。

相如免脫肅霜裘。

清晨鼓棹過江去。

千裏相思明月樓。

51.贈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禦

白若白鷺鮮。

清如清唳蟬。

受氣有本性。

不為外物遷。

飲水箕山上。

食雪首陽顛。

回車避朝歌。

掩口去盜泉。

迢嶢廣成子。

倜儻魯仲連。

卓絕二公外。

丹心無間然。

昔攀六龍飛。

今作百煉鉛。

懷恩欲報主。

投佩向北燕。

彎弓綠弦開。

滿月不憚堅。

閑騎駿馬獵。

一射兩虎穿。

回旋若流光。

轉背落雙鳶。

胡虜三歎息。

兼知五兵權。

槍槍突雲將。

卻掩我之妍。

多逢剿絕兒。

先著祖生鞭。

據鞍空矍鑠。

壯誌竟誰宣。

蹉跎複來歸。

憂恨坐相煎。

無風難破浪。

失計長江邊。

危苦惜頹光。

金波忽三圓。

時遊敬亭上。

閑聽鬆風眠。

或弄宛溪月。

虛舟信洄沿。

顏公二十萬。

盡付酒家錢。

興發每取之。

聊向醉中仙。

過此無一事。

靜談秋水篇。

君從九卿來。

水國有豐年。

魚鹽滿市井。

布帛如雲煙。

下馬不作威。

冰壺照清川。

霜眉邑中叟。

皆美太守賢。

時時慰風俗。

往往出東田。

竹馬數小兒。

拜迎白鹿前。

含笑問使君。

日晚可回旋。

遂歸池上酌。

掩抑清風弦。

曾標橫浮雲。

下撫謝眺肩。

樓高碧海出。

樹古青蘿懸。

光祿紫霞杯。

伊昔忝相傳。

良圖掃沙漠。

別夢繞旌旃。

富貴日成疏。

願言杳無緣。

登龍有直道。

倚玉阻芳筵。

敢獻繞朝策。

思同郭泰船。

何言一水淺。

似隔九重天。

崔生何傲岸。

縱酒複談玄。

身為名公子。

英才苦迍邅。

鳴鳳托高梧。

淩風何翩翩。

安知慕群客。

彈劍拂秋蓮。

52.贈宣城趙太守悅

趙得寶符盛。

山河功業存。

三千堂上客。

出入擁平原。

六國揚清風。

英聲何喧喧。

大賢茂遠業。

虎竹光南藩。

錯落千丈鬆。

虯龍盤古根。

枝下無俗草。

所植唯蘭蓀。

憶在南陽時。

始承國士恩。

公為柱下史。

脫繡歸田園。

伊昔簪白筆。

幽都逐遊魂。

持斧冠三軍。

霜清天北門。

差池宰兩邑。

鶚立重飛翻。

焚香入蘭台。

起草多芳言。

夔龍一顧重。

矯翼淩翔鵷。

赤縣揚雷聲。

強項聞至尊。

驚飆頹秀木。

跡屈道彌敦。

出牧曆三郡。

所居猛獸奔。

遷人同衛鶴。

謬上懿公軒。

自笑東郭履。

側慚狐白溫。

閑吟步竹石。

精義忘朝昏。

憔悴成醜士。

風雲何足論。

獼猴騎土牛。

羸馬夾雙轅。

願借羲皇景。

為人照覆盆。

溟海不震蕩。

何由縱鵬鯤。

所期玄津白。

倜儻假騰騫。

53.贈從弟宣州長史昭

淮南望江南。

千裏碧山對。

我行倦過之。

半落青天外。

宗英佐雄郡。

水陸相控帶。

長川豁中流。

千裏瀉吳會。

君心亦如此。

包納無小大。

搖筆起風霜。

推誠結仁愛。

訟庭垂桃李。

賓館羅軒蓋。

何意蒼梧雲。

飄然忽相會。

才將聖不偶。

命與時俱背。

獨立山海間。

空老聖明代。

知音不易得。

撫劍增感慨。

當結九萬期。

中途莫先退。

54.於五鬆山贈南陵常讚府

為草當作蘭。

為木當作鬆。

蘭秋香風遠。

鬆寒不改容。

鬆蘭相因依。

蕭艾徒豐茸。

雞與雞並食。

鸞與鸞同枝。

揀珠去沙礫。

但有珠相隨。

遠客投名賢。

真堪寫懷抱。

若惜方寸心。

待誰可傾倒。

虞卿棄趙相。

便與魏齊行。

海上五百人。

同日死田橫。

當時不好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