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星入漢年。
方朔見明主。
調笑當時人。
中天謝雲雨。
一去麒麟閣。
遂將朝市乖。
故交不過門。
秋草日上階。
當時何特達。
獨與我心諧。
置酒淩□台。
歡娛未曾歇。
歌動白□山。
舞回天門月。
問我心中事。
為君前致辭。
君看我才能。
何似魯仲尼。
大聖猶不遇。
小儒安足悲。
雲南五月中。
頻喪渡瀘師。
毒草殺漢馬。
張兵奪雲旗。
至今西二河。
流血擁僵屍。
將無七擒略。
魯女惜園葵。
鹹陽天下樞。
累歲人不足。
雖有數鬥玉。
不如一盤粟。
賴得契宰衡。
持釣慰風俗。
自顧無所用。
辭家方來歸。
霜驚壯士發。
淚滿逐臣衣。
以此不安席。
蹉跎身世違。
終當滅衛謗。
不受魯人譏。
68.贈汪倫
白遊涇縣桃花潭。
村人汪倫常醞美酒待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
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69.南陽送客
鬥酒勿為薄。
寸心貴不忘。
坐惜故人去。
偏令遊子傷。
離顏怨芳草。
春思結垂楊。
揮手再三別。
臨歧空斷腸。
70.送張舍人之江東
張翰江東去。
正值秋風時。
天清一雁遠。
海闊孤帆遲。
白日行欲暮。
滄波杳難期。
吳洲如見月。
千裏幸相思。
71.送王屋山人魏萬還王屋並序
仙人東方生。
浩蕩弄雲海。
沛然乘天遊。
獨往失所在。
東方不辭家。
獨訪紫泥海。
時人少相逢。
往往失所在。
魏侯繼大名。
本家聊攝城。
卷舒入元化。
跡與古賢並。
十三弄文史。
揮筆如振綺。
辯折田巴生。
心齊魯連子。
西涉清洛源。
頗驚人世喧。
采秀臥王屋。
因窺洞天門。
朅來遊嵩峰。
羽客何雙雙。
朝攜月光子。
暮宿玉女窗。
鬼穀上窈窕。
龍潭下奔潈。
東浮汴河水。
訪我三千裏。
逸興滿吳雲。
飄搖浙江汜。
揮手杭越間。
樟亭望潮還。
濤卷海門石。
雲橫天際山。
白馬走素車。
雷奔駭心顏。
遙聞會稽美。
且渡耶溪水。
萬壑與千岩。
崢嶸鏡湖裏。
秀色不可名。
清輝滿江城。
人遊月邊去。
舟在空中行。
此中久延佇。
入剡尋王許。
笑讀曹娥碑。
沉吟黃絹語。
天台連四明。
日入向國清。
五峰轉月色。
百裏行鬆聲。
靈溪恣沿越。
華頂殊超忽。
石梁橫青天。
側足履半月。
忽然思永嘉。
不憚海路賒。
掛席曆海嶠。
回瞻赤城霞。
赤城漸微沒。
孤嶼前嶼兀。
水續萬古流。
亭空千霜月。
縉雲川穀難。
石門最可觀。
瀑布掛北鬥。
莫窮此水端。
噴壁灑素雪。
空蒙生晝寒。
卻思惡溪去。
寧懼惡溪惡。
咆哮七十灘。
水石相噴薄。
路創李北海。
岩開謝康樂。
鬆風和猿聲。
搜索連洞壑。
徑出梅花橋。
雙溪納歸潮。
落帆金華岸。
赤鬆若可招。
沈約八詠樓。
城西孤迢嶢。
迢嶢四荒外。
曠望群川會。
雲卷天地開。
波連浙西大。
亂流新安口。
北指嚴光瀨。
釣台碧雲中。
邈與蒼嶺對。
稍稍來吳都。
徘徊上姑蘇。
煙綿橫九疑。
漭蕩見五湖。
目極心更遠。
悲歌但長籲。
回橈楚江濱。
揮策揚子津。
身著日本裘。
昂藏出風塵。
五月造我語。
知非儓擬人。
相逢樂無限。
水石日在眼。
徒幹五諸侯。
不致百金產。
吾友揚子雲。
弦歌播清芬。
雖為江寧宰。
好與山公群。
乘興但一行。
且知我愛君。
君來幾何時。
仙台應有期。
東窗綠玉樹。
定長三五枝。
至今天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