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4章 正確泡腳——讓身體更健康(1 / 1)

腳是人體的第二心髒,經常泡腳,可以讓身體更健康。那麼,怎樣泡腳才最健康呢?

(1)要選對泡腳桶

既然是泡腳,就要體現出一個“泡”字來。“泡”在這裏體現的是,水要多,溫度合適,時間要長。不能隨便拿一個盆放點水就行。那樣是起不到養生作用的,最多也就是洗腳,而不是泡腳。

正確的選擇是,買一個比較深的木桶,因為木桶比較容易保溫,還最貼近自然。泡腳時要把小腿整個放進去才能達到最佳效果。

(2)隨時填加熱水

市場上很多泡腳桶,沒有加溫設備,如果泡腳時感覺水涼了,不得不往裏加熱水,所以,泡腳前應多準備些熱水,待水涼時可以加進去,以保持泡腳時的水溫。

(3)如何確認泡腳效果

怎樣算是泡好腳了呢?就是泡到後背感覺有點潮,或者額頭出汗,就算是好了。注意,千萬不要出大汗。因為汗為心之液。出汗太多會傷心的。隻要出微汗就可以了,說明你的經絡已經上下貫通了。此外,泡腳時,還要注意以下問題:

(1)泡腳的時間不能太長。最好控製在15~20分鍾。時間過長,雙腳的局部血液循環長時間過快,體內血液也會更多地流向下肢,會造成心血管超負荷。而且冬季氣候本來就幹燥,皮膚在熱水中浸泡時間過長,還會導致皮膚過於幹燥,容易得皮膚瘙癢症,因此,不論是哪個年齡段的人泡腳,在泡腳結束後最好使用一些潤膚產品,讓皮膚保持一定的水分。

(2)水溫不能太高。許多人覺得隻要在自己的承受範圍內,水溫自然是越高越好,其實並不然。泡腳的最佳水溫在50℃以下,要求熱而不燙,感受水溫不要用手去測量,最好是用腳去感受。假如水溫過高,腳上的血管容易過度擴張,體內血液更多地流向下肢,反而容易引起心、腦、腎等重要器官供血不足,對身體反而不利。

(3)飯後半小時內不宜泡腳。飯後半小時內泡腳會影響胃部血液的供給,長期下來會導致營養不良。

(4)泡腳後不能馬上入睡。趁著雙腳發熱的時候揉揉腳底,及時穿好襪子保暖,待全身熱度緩緩降低後再入睡,這樣效果最好。

(5)泡腳時不要看書、看電視。否則容易對身體不利。

(6)泡腳桶清潔不徹底或者桶壁內沒有進行抗菌處理。腳上細菌就容易殘留在桶壁內,造成對腳部的反複感染,因此選擇好的泡腳桶也是十分重要的。

用熱水泡腳不但可以達到促進血液循環的目的,還可以舒緩疲勞,改善睡眠,所以,用熱水泡腳就成了民間延續至今的家庭保健方式。中醫認為,泡腳還有益於其他全身性的疾病,比如說風濕、關節炎、感冒等常見疾病,隻要堅持每天泡腳,就可以起到減緩症狀的保健作用,從而讓身體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