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節 平定(1 / 2)

時間,過的很快。

轉眼,就又過去了一年。

在過去的一年裏,大漢帝國最大的威脅——匈奴,終於土崩瓦解。

伊稚邪內憂外困中死去,渾邪王,休屠王在更早的的時候,投降了田勇。

其後的變化更是令人眼花耳亂,應接不暇,甚至歎為觀止。

在得到了大漢國的妥協後,又加上匈奴大勢已去,烏孫人,月氏人,甚至康居,車莎以及傀儡的鮮卑人,等等等等,抓住匈奴的衰弱期,舉起響應大漢,共誅匈奴的旗幟,紛紛痛打落水狗。

在半年時間裏,匈奴遭遇了自開國以來的最大的慘敗。

他們丟掉了幾乎三分之二的牧場,四分之三的人口,以及差不多大半的牲畜,其可以作戰的部隊,不是被徹底的殲滅,就是投降。

最後,匈奴在草原上最後的軍團,被東胡與鮮卑聯軍,殲滅在落日草原以北四百公裏的大漠,當時,匈奴新單於金日潭正準備率領他們翻越大漠,去與在漠南的阿布拉勢力彙合。

但是,他們失敗了!

而且就算他們到了漠南,也再也找不到匈奴人了。

早在半年前,阿布拉死後,匈奴的漠南部落,就在南宮闋氏的率領下,向西遷徙。

南宮闋氏不想和自己的母國發生戰爭,更不想損害匈奴的利益,於是強大的匈奴漠南部落約三十萬人口,決定全體遷徙。

在這之前,部分的匈奴人翻越了中亞地區,在另一邊,他們找到了一個全新的世界。

那裏雖然不比大漢繁華,文化更是落後,但是,那裏人口眾多,也擁有一定水平的城池,更重要的是,那裏的軍隊不堪一擊!

最開始,翻越山脈的匈奴人,不過數千,可以戰鬥的騎兵不過二千,但是,在麵對對方數萬軍隊時,這二千騎兵以摧枯拉朽之勢,毫不留情的消滅了他們。

令匈奴人欣喜的是,在場戰鬥僅僅用了半天,他們僅僅死了百多人,就完全的徹底的將對方數萬大軍打的潰不成軍,那些膚色和匈奴人完全不同的民族,在一片驚叫聲中,丟下了他們的奴隸,城市,還有家人,拚命的逃亡。

匈奴人終於再一次的嚐到了久違的勝利果實。

在對方放棄的城市中,他們找到了大量的黃金,漂亮的女人,更重要的是,他們還俘虜了無數的奴隸。

當這些匈奴人押著他們的戰利品回到漠南時,匈奴人瘋狂了!

見鬼!以前和漢人的戰爭都白打了!

幾十年來,匈奴大軍每次劫掠大漢,搶到的東西,很少有超過這幾千人的。

更美妙的是,那裏的軍隊不堪一擊,那裏的奴隸多如牛毛,那裏的財富同樣的驚人,而且俘虜回來的奴隸,比匈奴人自己的奴隸更聽話,也更認命,更馴服也更勤快。

那些有著別樣風度的女奴,更是勾起無數匈奴貴族的熱血。

於是,熱血的漠南匈奴人和撤退到這裏的原王庭騎兵們,決定放棄貧瘠的漠南,向西發展。

這個提議得到了所有被中原軍隊打怕了的匈奴人的同意。

在全族長老會議上,提議被一致通過。

但是出於穩重,闋氏決定讓精銳的王庭騎兵和漠南主力先行。而這一提議,得到了很多怕死的貴族的讚同。

但是,幾個月後,他們開始為這一愚蠢意見而懊悔。

那邊的國家,戰鬥力低下,甚至不懂得起碼的防禦騎兵突襲之道。

他們的戰術還停留在石器時代,而匈奴人卻是經曆了鐵兵器時代洗禮的軍隊。

更重要的是,由於很久沒有戰爭,那裏的貴族都忘記該怎麼指揮軍隊。

在初期的戰爭中,通常情況下,幾百個匈奴人,就可以趕著幾千甚至幾萬對方的軍隊到處跑,一萬以上的匈奴騎兵,足可以滅國!

發展到後來,對方隻要一看到匈奴人的隊伍,聽到騎兵的號角聲,就立刻放棄城池,不顧一切的逃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