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七章 箭滅回紇(3 / 3)

“我希望!”

李慶安深深地凝視著她,“我會照顧你一生,我不想你在外麵孤苦伶仃的一個人流浪,雖然自由,但你畢竟是人,人都是希望有個歸宿的。”

高霧隻覺鼻子一陣發酸,她咬了咬嘴唇,又低聲問:“假如有一天我在外麵累了,我可以回家來嗎?”

李慶安沒有說話,他應該回答,大明宮將永遠為你敞開,可是,他內心很矛盾,他希望高霧選擇自由的生活,可他又不願意高霧一個人在外麵孤苦流浪,他無法回答高霧的問題,他微微一歎,“你應該知道答案。”

“可我想讓你親口告訴我!”高霧固執地說道。

李慶安點了點頭,“隻要你願意,隨時可以回來。”

就在這時,遠處忽然傳來了親兵的高喊聲,“上將軍!”

隨即一名親兵飛馳而至,“請上將軍速回軍營,有人求見上將軍。”

“是誰?”

親兵對他低聲說了兩句,李慶安愣了一下,急對高霧道:“霧娘,我們回去吧!我有重要事情要處理。”

高霧心中有些傷感,她低聲道:“你回去吧!我想一個人再走一走。”

李慶安深深看了她一眼,一調馬頭,向大營疾奔而去。

高霧望著李慶安的背影漸漸走遠了,她終於眼睛一紅,兩顆淚珠從她眼中滾落出去。

“七郎,你為什麼一定要做皇帝?”

........

李慶安如一陣狂風般地回到了大營,他厲聲問道:“人在哪裏?”

隻見親兵帶了幾名突厥軍官上前,為首大將正是仆固瑒,他跪了下來,“罪臣仆固瑒,叩見上將軍!”

仆固瑒已經走投無路了,他們在全殲沙陀部後,便轉道去東麵的可敦城,在那裏,他們俘獲了數萬頭羊,得到了糧食補給,大軍便準備回來帶家眷前往居延海,不料半路上聽到了史思明和仆骨烈全軍覆沒的消息,他們的家眷全部被唐軍俘獲了,仆固瑒的軍中當即便大亂了,無數的士兵吵嚷著要投降大唐,尋找自己的妻女。

在軍中經過了一次又一次的協商後,他們終於做出決定,全軍投降大唐,其實這裏麵最冒風險的是仆固瑒,他曾經一箭將李嗣業射死,他若投降唐軍,恐怕會立刻被唐軍大卸八塊了,他要賭,用自己的一命來賭。

李慶安沒有扶起他,而是冷冷看了他一眼,“你不怕我殺了你,用你的人頭祭祀李嗣業將軍嗎?”

仆固瑒昂聲答道:“請問上將軍,我是入營刺殺了李嗣業將軍,還是用卑鄙手段暗害了他?兩軍作戰,不是你死就是我活,難道還有報複一說嗎?如果要報複,他殺人如麻,他又怎麼接受別人報複,當然,你們可以殺我,我是為仆骨部戰士而來,我不懼死,但求上將軍饒過他們一命。”

李慶安點了點頭,“投降可以,但要接受大唐同化,你們願意嗎?”

“願意!”仆固瑒無可奈何,低聲答應了,他們商量了很久,接受同化固然難受,但士兵們一心想找回自己的妻女,他們也不在意了。

李慶安注視他良久,緩緩道:“好吧!我給你一個選擇,我可以饒你一命,封你朔州都督,把你們仆骨部安置到河南道為農,但同時你還有另一個選擇,如果你願意把人頭給我,讓我給安西軍一個交代,作為報答,我可以讓你的部落去河西為牧民,替我大唐牧馬,這個兩個選擇,你可以選其一。”

仆固瑒渾身一震,他慢慢抬起走,注視著李慶安,“上將軍說話可算話?”

李慶安傲然一笑,“我是安西節度使、是大唐天策上將,是趙王,將來還會是大唐的皇帝天可汗,你說,我會為一個小小的仆骨部食言嗎?”

“好!”

仆固瑒站起身,回頭對幾名跟他同來的酋長道:“趙王殿下已經答應我們繼續放牧生活,你們回去讓大家前來投降吧!”

“王子不可!”幾名酋長都大喊起來。

仆固瑒拔出長刀,仰天一聲大笑,“死我一人,換取仆骨部全族安康,何其之值也!”

他反手一刀插進了自己的胸膛,緩緩倒地而死,幾名族人跪在他麵前撫屍痛哭,李慶安暗暗歎息一聲,對左右令道:“可以王侯之禮將他厚葬!”

他又對幾名仆骨酋長道:“你們去把人帶來吧!我既已答應,就不會反悔,你們的家人我會還給你們,你們可去甘州和肅州放牧。”

幾名仆骨酋長含淚給李慶安磕了幾個頭,謝恩而去了。

........

三天後,兩萬仆骨部騎兵和史思明的最後一萬殘軍正式投降了唐軍,李慶安收繳了他們的武器,命人將他們帶去朔州和家人團聚。

隨即,李慶安下達了全麵進攻回紇駐軍的命令,在兩天後的午時,陰山南北兩路共三十萬唐軍發動了最後一戰,此時回紇軍隻剩下五萬人,士氣低迷,軍心嚴重動搖,在三十萬唐軍的猛烈夾擊下,回紇被一戰擊潰,他們被殺得屍橫遍野,潰不成軍,五萬回紇軍被唐軍斬殺近三萬人,其餘兩萬人被俘,回紇葛勒可汗在絕望中自殺。

至此,回紇的最後十萬大軍全軍覆沒。

.........

茫茫草原上,一支由六十萬回紇各部牧民組成隊伍,開始了浩浩蕩蕩的南遷之路,婦孺坐在馬車之上,男人騎馬隨行,馬車上放著他們所有的家當,他們告別草原,向遙遠的中原腹地而去,遠處的翰耳朵八裏濃煙滾滾,一把大火徹底將這座草原城池吞沒了。

三十萬唐軍押解著六十萬牧民,帶著數百萬頭牛羊的戰利品和不計其數的牛羊皮及其他草原物資,開始向大唐凱旋。

此時是慶平三年六月,三個月後,大唐朝廷下旨,從河南、關內、河東、關中遷移十萬漢民軍戶赴陰山以南的草原定居開懇,每戶給予三頃土地為永業田,並免稅三十年。

次年,免稅令再次擴大,朝廷下達了墾邊令,以渤海道、漠南、安西、河中為四邊,凡願遷徙四邊的漢民,皆給予足額土地和房屋、三代終身免稅的優厚待遇,大唐墾邊風潮再次興起。

10194/7290352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