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思路決定財路——要想富口袋,先要富腦袋(1)(1 / 3)

在現實生活中,一個人的思路往往決定了他會向哪個方向走,而他又會向前走多遠。如果缺乏好的思路,即使他再聰明、再有抱負,也會和財富失之交臂。擁有了好的思路,就能夠在迷霧中看清目標,在眾多資源中發現自己的獨特優勢,向財富靠近。

窮人最需要的是:改變

財富學堂

跨越窮人的圍牆,就從改變現狀開始。沒有這一步,貧窮是不會消失的,富有也不會誕生。

《論語·述而》雲:“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範曄《後漢書·楊彪傳》曰:“安貧樂道,恬於進取,三輔諸儒莫不仰慕之。”南宋時朱熹在《論語集注》中又曰:“其視不義之富貴,如浮雲之無有,漠然無所動於其中也。”這些話都表明了能夠安貧樂道的中國傳統思想。

事實難道果真如此嗎?安貧真那麼值得稱道嗎?

非也。

都說窮人誌短,誠然,而且窮人沒法不誌短,因為他在等米下鍋!人窮則必然受製於人,迫於生計,很多時候隻能妥協……久而久之,窮人不僅缺錢,還缺“鈣”,整個人精神都變軟了。缺錢就沒有創事業的基礎,得不到良好的教育,進不了上層的圈子,最後導致可能一輩子都是窮人。

更甚者,不僅自己是窮人,還可能子子孫孫都是窮人,這才是窮人最大的悲哀。

所以,貧窮並非樂事,人窮則要思變。所謂窮人和富人,當初彼此之間的距離也許隻有一步,可是在若幹年以後,他們卻可能是天壤之別。富人總是上了他的“天堂”,窮人總是下了他的“地獄”。人生的關鍵就隻差那麼一步。

這一步就是走出去,改變現狀,去努力、去奮鬥。沒有這一步,貧窮是不會消失的,富有也不會誕生。要跨越窮人的圍牆,就需從改變現狀開始。

那麼,究竟該如何改變現狀呢?

1.立即行動

如果你是窮人,那麼采取行動吧!否則鈔票隻會從你身邊溜過。不論是誰,沒有一個人生來就有錢,即使是歐納西斯、洛克菲勒和日本的鬆下幸之助也是一樣。他們成為大富翁的原因是:一有賺錢的念頭,馬上腳踏實地地去做。這些舉世聞名的億萬富翁開始所擁有的條件和你我一樣,而在立足點一樣的情況下,決定你能否成功的關鍵即在於你是否能有相應的行動。

2.製定賺錢目標

賺錢的多少是與目標的大小成正比的,所以,不妨將你的賺錢目標定得大一些,比如你現在每年能掙5萬,但你有沒有想過,自己可以一年掙50萬?不用覺得不切實際,就這樣,將每年賺50萬作為自己的目標,然後作出規劃:為了賺到這50萬,你應該做什麼,你第一季度要賺到多少,第二季度要賺到多少……然後,一步步地嚴格實施自己的計劃。你會發現,一年賺夠50萬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困難。

3.以創新賺大錢

賺錢是一種創意,如果步他人後塵,從事他人已經在做,且還頗賺錢的事情,就不能算是真正的企業家。雖然跟著前人的步伐可以賺到錢,但更應考慮他人還未想到的事業。

想創富,就要有老板思維

財富學堂

“把自己當成老板”,要求自己嚴肅對待每一項工作。這樣,不僅能高標準地完成工作,還培養了自己像老板一樣的責任感,使自己具有企業家的精神。

小丁是一個很有才華的年輕人,但他對待工作總是漫不經心。他總是說:“我是在為老板打工,如果我有了自己的公司,我一定能比他做得更好。”

半年後,小丁創辦了自己的公司。小丁創業之初對朋友們豪情萬丈地說:“我會努力地工作,因為它是我自己的。”

然而,僅過了半年,小丁的公司便倒閉了,他又重新去為別人打工了。因為他認為自己開公司太累、太複雜,這根本不適合他。

窮人總是這樣,在工作中自甘平庸,做事馬馬虎虎,缺乏敬業精神。這樣的人無論從事何種行業,若對待工作的態度不改,他就注定了永遠平庸。

總抱著為老板打工的心態——做好做壞都那樣,缺乏責任心和進取心——這就是窮人的思維。而責任心和進取心的缺失本身就是成功的大敵。這種不思進取的態度,一旦成為習慣,窮人就會失去所有創富的機會,一輩子都做窮人。

富人卻不是這樣,富人在未成功時也會給別人打工,但是富人即使為別人打工,也會像老板一樣思考和擔當,嚴格要求自己,把工作當作自己的事業來做。這樣長久下來,富人在工作中得到了極大的鍛煉,養成了良好而有益的職業習慣,更獲得了許多創富的機會。於是,富人成功了,不用再給別人打工。

中國台灣著名的人力資源專家翁靜玉說:“二十幾年前,我剛從日本念研究生回來,通過青輔會的介紹,進入某銀行工作,擔任辦事員;同期的同事中,有我的大學同學,他是念美國研究生的,職級卻比我高一級——領組,編製上就是我的主管。同樣都是研究生畢業,而且他念的是美國三流大學,我念的是日本一流大學,一樣是碩士學位,待遇卻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