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一章 戰爭推演(3 / 3)

劉細君將頭埋得更低,似乎想到了什麼令她不堪回首的往事,而後才鼓足了勇氣說道:“當年父王謀反,提前半年開始準備,雖然父王隻集結了兩三萬人,但是征召的民夫有近十萬之多。那些鐵匠沒日沒夜的打造兵器鎧甲,所有的匠人都沒有一刻空閑的時間。從各地運送的糧草修了無數的倉庫儲存,一眼都望不到頭........但是當時我偷偷的聽到父王和手下的人說,這些都太少了,還遠遠不夠........”

“額.......”霍光有些無言以對,他沒想到劉細君能想到後勤方麵,竟然是因為曾經目睹了劉建叛亂前的準備工作,而這一切在這個孩子心中留下了揮之不去的記憶。

“對啊.......後勤啊.......有時候這才決定了一場戰役的最終結局,如果單論兵力多寡的話,恐怕匈奴早就一統天下了!”霍光有些感慨的說道,沙盤推演雖然優點頗多,但是後勤保障這塊卻很難在沙盤上反應出來。

這個時代後勤保障還沒有被大多數人看重,甚至許多軍中大將都還沒有認識到後勤的重要,大多數的將領依舊還隻是追求單純的強軍勁旅。

當霍光再次返回府邸的時候已經是華燈初上了,今天沙盤的吸引是出乎霍光意料的,乾班的弟子整日不知疲倦的在沙盤上推演著,最後眼看天色漸暗了,這些人才依依不舍的離開了太學。

“侯爺,宮裏又有消息傳出來了。”當霍光回府的第一時間,霍棠就出現在了霍光麵前,這一次霍棠的神色顯得異常鄭重。

霍光有些不解,卻沒有直接開口詢問,他記得昨天也收到過宮裏的消息,其中還談到了那個江充暗中監視自己,可即便這樣的消息霍棠依舊一臉輕鬆,甚至還能跟自己開幾句玩笑話。霍光知道今日之事恐怕非同小可,便隻說了句:“跟我去書房”。

書房之中霍棠從胸前衣衫內取出一張信箋遞到霍光手上。拿到手中還有些溫熱的信箋,並且散發著淡淡體香的味道,霍光先是微微一愣,而後看了一眼霍棠。霍光也是第一次見到霍棠如此小心,對這信箋內容更是好奇。

霍光低頭看向信箋上的內容,上麵內容不多,隻有簡單的一句話。就是講漢武帝最近兩日已經連續四五次秘密召見了兩個人,這兩個人一個叫趙周,是現任的太子太傅,另一個叫石慶,是曾經的太子太傅,不過後者如今賦閑在家。

“二哥,丞相和禦史大夫會不會就是這二人?”霍棠好奇的問道,她一拿到這信箋的時候,心中就不由得這麼想了,但是一想到這二人的身份,霍棠又覺得不大可能,所以很想聽到霍光的答複。

“看來十有八九就是他們了。”霍光將信箋放在燭台上點燃,而後丟入地上的一個銅盆之中說道。

“隻是,這二人的身份.......恐怕?”霍棠心中不解,繼續問道。

霍光看著霍棠,臉上露出笑容說道:“嗬嗬,太子尚且年幼,而且咱們的陛下正值春秋鼎盛。如此行事可是一舉兩得啊,也隻有咱們的陛下有如此魄力能如此行事了!”

以太子太傅為禦史大夫甚至為丞相,這都說得過去。但是禦史大夫和丞相同時是太子的老師,這種情況可是古往今來都不曾出現過的。但是這又確實如霍光所言,是漢武帝的一舉兩得做法。其一讓天下人徹底安心,說明皇帝對太子的信任。其二也是讓太子和衛霍外戚安心,皇帝都這樣安排,這皇位遲早是你的。

“但是啊......陛下的丞相可不是那麼好做的啊.....”過了許久,霍光又突然望著窗外歎息的說了一句。

這裏需要修改一處前文的錯誤,前文曾經提到過漢武帝已經派趙破奴等人進駐河西四郡,需要將四郡改為河西二郡,分別是酒泉武威二郡。無論是正史還是本書,分置四郡都應該是幾年後的事情。另外可以提前透露下,主角最後經營的地方正是西域。至於主角與漢武帝的關係,還有漢武帝以後帝王的關係都會完全不同於正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