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五章 智者初戰(1 / 3)

東方朔第一個帶著兩萬騎兵離開富平奔赴隴坻關隘。而後第二個離開的竟然是霍光,霍光帶著最後的五千騎兵依舊輕騎簡隨,不過他們奔赴的方向竟然是河西的武威郡方向。隻是在霍光的這支隊伍中,一個渾身都被鐵甲包裹的騎士,背後背著一個漆黑的鐵箱,騎行在隊伍的最中央,仿佛整個五千人的隊伍都在保護這一人。

最後第三天呂術如期將李陵部隊所需的冬衣和被褥運送到了富平城,最後李陵的隊伍也離開了這座小城,富平城也再次回複了往日的平靜。

霍棠和呂術以及卓俊臣在護衛的護送下返回長安,隻是這一路上霍棠都一副魂不守舍的樣子。

當霍光的布置都在緊張有序的進行之時,遠在漠北深處的漢武帝十五萬大軍依舊與匈奴烏維單於的主力對峙著,每天都會有幾場數萬人規模的戰爭在這場草原上進行著。不過到目前為止雙方都有意的克製著,交戰雙方投入的兵力都沒有超過五萬。

中軍大營之中一片忙碌,這裏也是漢武帝的行宮所在。在這長達十多天的對峙交戰中,許多人已經漸漸的習慣了這種每日交戰,漢武帝也從一開始的甲胄不離身換回了一身常服。

“皇爺爺......安陽侯的信到了。”皇長孫劉進一襲勁裝快步走入大帳之中,將一封尚未拆開的書信恭敬的呈給漢武帝。

一聽是霍光的書信,漢武帝連忙從軟榻上站起身來,上前幾步急切的從自己孫子手上拿過信封。

如今劉進隨侍漢武帝左右,一些機要已經漸漸的被李進接手了,而在這關乎國運的戰場上,漢武帝也表現出了對自己長孫的充分信任。隻是如此一來,原本漢武帝的左右紅人江充和蘇文漸漸有些被邊緣化了,對此兩人心中已經暗生不滿。

漢武帝急切的取出信箋,目光快速的掃過上麵的內容。他看出來了這不是霍光的親筆書信,信箋上字體娟秀自成一格,雖有大家風範但應該是出自女子之手,不過書信的行文語氣卻又與霍光如出一轍。

“霍棠?”漢武帝小聲的念出了這個名字,對這個早已名動天下的少女,漢武帝也產生了一絲好奇。

好奇歸好奇,漢武帝還是更關心書信的內容。很快他便一目十行的看完書信,也知道了霍光的三路部署。雖然書信中也沒有提及霍光自領的那五千人是去幹什麼了,漢武帝卻能感受到,或許這場將大漢陷入生死存亡危局的巨大陰謀,其破局之處正在霍光哪裏。

“太史令,拿去看看吧,記下來........”漢武帝將看完的信箋揚手一抬,對著跪坐在大帳角落的司馬遷說道。

這次漢武帝北巡不僅帶上了大量的畫師,也將負責記錄史實的太史令帶上了。上一任太史令司馬談已經年老致仕了,現在正是司馬談的兒子司馬遷繼任為太史令。

“諾。”司馬遷如今三十出頭,正值年富力強的時候。這場皇帝的北巡原本已經讓司馬遷期待不已了,誰也沒想到中途會演變成大漢與兩大異族的國運之戰。這些日子來司馬遷也是一刻不停,許多重大的消息都需要他記錄下來。

司馬遷接過漢武帝手中的信箋,快速瀏覽後便明白了其中的內容,而後將一張紙鋪在自己案幾上,隨後拿起毛筆刷刷的在紙張上寫到:

“元鼎三年夏,上與匈奴單於戰於漠北。羌人十萬騎叩關隴西,十日內破荻道,連下五城,大倫都鬆若讚掘渭水淹上邽,百裏之內盡成澤國,死傷軍民三十餘萬,公孫敖自刎於上邽。上命安陽侯光率三萬騎回援隴西,河內太守東方朔分兵兩萬進駐隴坻以拒都鬆若讚,河內都尉李陵五千輕騎繞道羌人腹地尋找羌王城,安陽侯自領五千騎入西海......”

司馬遷的記錄簡明而精確,當寫到霍光領五千騎入西海後司馬遷便停下了筆,因為後麵的事書信中也並未提到。西海在這個時期指的便是後世的青海湖一帶,也就是青藏高原的東北區域,那裏同時也是羌人最北端的活動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