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九章 大都督霍光(2 / 3)

漢武帝站立於禦階之上,那袞服禦冠的映襯之下自有一股氣吞八荒的氣勢。隻見他繼續擲地有聲的宣布到:“朕命你為西域大都督,賜你開府建衙之權,總領一切西域事宜,可自行募兵對外。凡屬西域大都督府之兵馬,製同諸國之兵,未經奉詔不得進入河西以東疆域。朕便將河西和西域都交給你了。”

“臣接旨,謝陛下隆恩!”霍光拜倒在地,心中激動之情早已要洶湧而出了。

西域大都督府,可以開府建衙,這就意味著霍光可以自行設置官職,在轄區內頒布法令,隻要法令內容不與大漢律法相違背就具有同等法律效應。加上自行募兵之權,幾乎讓霍光的地位超越了大漢諸王。可以說霍光現在所差的僅僅隻是一個王爵的封號,就自行募兵這一條而言,更是超過了諸王的權限。

當然漢武帝還是對西域大都督府做出了最後的限製,那就是無詔不得進入河西以東的大漢疆域,如果霍光的大都督府兵馬一但越過河西,到時候便會成為整個大漢的敵人,形同叛逆。

一個大都督的官職,超過千戶萬戶的封邑,但同時也將霍光困於一地了。朝臣之中有羨慕的,羨慕霍光從此大權在握,如割據一方的諸侯。也有心中竊喜的,喜的是霍光看似風光,然而卻被困於西域,日後要麵的就是強悍的西域三十六國,恐怕此生他都要終老在河西那片荒蕪之地了!

漢武帝終於同意了不用公主和親的政策,然而這個政策一出西域諸國肯定與大漢勢同水火了,這個時候霍光就任西域大都督,便要麵對西域諸國的挑釁與威脅。或許這才是漢武帝的真實用意。

自始至終在漢武帝眼中霍光都是一把用得極其順手的兵刃。西域漢武帝早已垂涎,這個時候霍光自然派上了用場,而一道酎金案不僅緩解了大漢百年危機,更讓霍光樹敵無數,甚至借機封桑弘羊為安平侯,這一切都是漢武帝在重用霍光的同時製衡於他。

宣室殿的大朝會在一片恭賀聲中悄然落幕,霍光沒有立刻回到府上,就任西域大都督之前,他被漢武帝例行單獨召見了。

“這次愛卿打算帶哪些人?”漢武帝對霍光顯得很客氣,不過這次霍光能明顯感覺到,這種客氣之中帶著一絲虛假,已經不同於霍光前兩次領兵那般了。以前霍光臨危受命,漢武帝對他也是絕對的信任,而這一次漢武帝在重用霍光的同時也開始防備著霍光了。

“讓上官桀和李陵跟我去就夠了。”霍光心知漢武帝的防備之心一起,自己一言一行絕不能超過漢武帝的底線,而從漢武帝對上官桀和李陵的封號來看,自己帶上這兩人應該在情理之中。

“可以,不過這次朕恐怕無法再調配兵馬給愛卿了。這次羌人入境,那幾萬南征精銳和萬餘河內精銳死傷殆盡,其它兵馬又要回歸各郡,僅剩的那點人長安也離不開他們.....”漢武帝有些為難的說道,他的話沒有完全說完,不過意思已經表達的很清楚了。

“臣明白,陛下賜臣募兵之權,自然不能再帶走長安兵馬了。好在河西還有趙破奴三萬兵馬,短時間內也夠用了。”霍光識趣的接過漢武帝的話。

漢武帝滿意的點了點頭,正準備繼續開口,卻不料霍光又搶先一步說道:“另外此次陛下北巡與封禪耗資頗巨,加上隴西被羌人肆虐,如今百廢待興也需要大量錢財。臣去河西後兵馬所需糧草便自行就地解決吧,便不用朝廷再來承擔了。”

“大都督真是公忠體國,為百官之表率啊!”漢武帝不吝讚美之詞,對霍光更是滿意。

霍光心中清楚,漢武帝既然賜他開府建衙的權利,壓根就沒有打算再給河西一文錢一粒糧了。與其讓漢武帝提出來,不如自己主動提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