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文連忙向身後的內侍招了招手,而後一個精致的木匣遞到了蘇文手中。他小心翼翼的打開木匣,裏麵一顆殷紅如血隻有蠶豆大小的丹藥靜靜的躺木匣中。
“陛下,藥來了.....”蘇文將木匣端到漢武帝麵前,漢武帝迫不及待的用顫抖的手指夾起藥丸,艱難的放入嘴中。隨後他便閉上了眼睛,而後整個人靠在了禦榻上,很快的漢武帝原本蒼白的臉上開始泛起一絲潮紅,臉上也浮現出病態的沉醉之色。
宣室殿中的朝臣都看到了這一幕,可是誰也不敢說什麼。就連劉安國也隻是皺了皺眉頭,作為一個已經過了古稀之年的老人,劉安國心裏清楚,皇帝此舉就是飲鴆止渴,但是作為大漢臣子,作為宗室宿老和皇帝的叔叔,他隻能任由皇帝如此下去,因為這個國家還需要這位皇帝。
漢武帝服下丹藥正在閉目恢複著,而殿下朝臣也開始相互商議起來。在麵對這場數十年不曾遇到的帝國劫難時,這些久食俸祿,身居高位的大漢重臣終於體現出了他們的價值,一些不錯的提議也開始出現,而身為外朝領袖的丞相與禦史大夫,正帶領著朝臣開始擬定一套完整的方案。
朝陽徐徐升起,一抹光輝撒入宣室殿的門縫。這時候許多人才意識到,這場朝議他們已經從午夜進行到了清晨。
“諸位愛卿可有良策?”漢武帝也在休息了兩個時辰後悠悠的醒來。
“啟稟陛下,臣等已經擬出一些方案,請陛下定奪。”左丞相劉屈氂作為名義上的外朝領袖,出列答道。
“速速道來。”漢武帝微微坐直了身子,強打起了精神。
劉屈氂清了清嗓子,而後對著漢武帝一拜說道:“臣等商議之後一致覺得,眼下當務之急乃是兩件事。其一是盡快調集大軍北上開赴西河和馳援廣成,不過目前可調動的軍隊幾乎沒有了,臣等商議請皇帝下勤王詔,令天下各郡和勳貴世家自行募兵入長安勤王。待這些勤王之軍到達長安後,再由朝廷統一調度。”
漢武帝聽到勤王二字眉頭皺的緊緊的,臉色也變得很難看。勤王二字說起來容易,可是一旦下了這個詔書,就等於向全天下宣告漢室已危在旦夕了。上一次大漢帝國出現如此嚴重的危機還是在景帝時期的七國之亂,可是那時候是內亂,而景帝還有周亞夫還有三十六位大將,還有他的好兄弟梁王劉武,所以即便是七國之亂時也沒有勤王詔。
現在是外敵入侵,而朝中也已無將可用,更無兵可派了。但是勤王詔漢武帝也不敢下,他不知道這道詔書下達之後,這個帝國最終會走向何方?
“勤王詔?那第二件事是什麼?”漢武帝念叨了一句勤王詔三個字,卻沒有做出答複,而是詢問到了劉屈氂所謂的兩件緊要之事的第二件。
“第二件事便是......請陛下早立太子以固國本......”劉屈氂躬身一拜,這一句話他的聲音特別大,那太子二字久久的在宣室殿中回蕩著。
這次提議下勤王詔和立太子,都不是劉屈氂或者一兩個人的建議,而真的是絕大多數朝臣的意見。甚至相比於勤王詔,這些大漢朝臣更在意的還是後則。
“朕還沒有死......你們這是打算要另立新君了嗎?”漢武帝聲音有些陰沉,立太子早就有很多人提出過了,不過他一直壓了下來,他沒想到在此時這些朝臣將之擺在了台麵上,擺在了穩固國本的位置上來討論。
“陛下.....冊立太子是所有朝臣的意思,也是大漢百姓翹首以盼之事。值此危急存亡之秋,太子之位更不可空缺!”老宗正劉安國顫顫巍巍的站了起來,他走到殿中對著漢武帝微微躬身,他的聲音雖然老邁,卻帶著特有的厚重氣息,隱隱間甚至有些壓服漢武帝的味道。
劉安國不僅是臣子,更是宗室的宿老,他的話不僅代表朝臣,也代表著整個宗室的態度。漢武帝雖然是一代雄主,但有些地方有些勢力是他也無法忽視的,比如劉安國所代表的皇族宗室。
“請陛下早立太子.......以固國本......”群臣再次躬身,聲音不約而同的響起,仿佛事先商量好的一般。在這件事上,所有人都站在了同一戰線,為此他們可以一起對抗漢武帝。
這不是什麼陰謀也不是陽謀,而是這個封建時代必然的結果。內憂外患皇帝年邁的時候,任何事情其實都沒有繼承人的問題大了。恐怕就算現在匈奴已經兵臨長安了,這些人恐怕大多數還要想著將太子人選確立了再禦外敵。
看似荒唐可笑的行為,在這個時代卻是理所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