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七章 匈奴謀者何師道(2 / 2)

李廣利的腦海中不斷地盤算著,何師道為他描繪的這一切,說不動心那是假的。可是李廣利更知道,如果自己真和匈奴人聯合取得長安,萬一匈奴人反悔怎麼辦?

“這種騙三歲小孩的話,你以為本將軍會上當?”李廣利說著拔出配劍,劍尖直抵何師道的麵門。

何師道不閃不避,依舊從容的看著李廣利。

“將軍是智者千慮百密一疏啊......”何師道緩緩開口,伸出手指夾著劍刃輕輕的挑到臉頰一側。

“將軍覺得就算匈奴人入主長安,除開朔方並州以北,其它地方會適合匈奴人生活嗎?他們可是隻會放牧的民族,而大漢泱泱大國人口數千萬,這些匈奴人就是想統治也無可奈何啊。他們隻是想要一個親善兩族的大漢皇帝,而將軍和昌邑王就是最好的人選。朝鮮也同樣如此,他們才多少人?幽州之地就夠他們費心了,就算將整個大漢天下拱手想讓,衛右渠也吞不下啊!”

何師道說起話來就像在談經論道,而每一句又讓李廣利有種撥雲見日的感覺。李廣利也不得不承認,何師道說的很有道理。即便大漢天下大亂,可是那廣闊的疆域和人口,也不是匈奴和朝鮮能夠統治的,而且匈奴人也不適應黃河以南地區的生活。那麼他們與其將自己陷入到大漢這個泥潭中,還不如找一個聽他們話的人來做漢朝的統治者,也就是後世所謂的代理人。

一旦想通了這一點,李廣利發現這確實是一個難得的機會,如今大漢境內,他手上的這支大軍幾乎就是最強大的一支武裝力量了,而兩支外來入侵勢力一旦與自己達成協議,那麼自己就可以扮演一個力挽狂瀾,扶大廈於將傾的功臣。有了如此實力,要扶昌邑王為皇帝簡直輕而易舉,而到時候年幼的昌邑王登基,這大漢等於是自己說了算。而且有了昌邑王這個身份,大漢內部幾乎不會有什麼反對的聲音。

李廣利也不得不承認,烏維這個想法確實很厲害,僅此一條已經打破了匈奴人的一貫思維。以往數百年中,匈奴人即便在最強盛的時候,也隻知襲擾邊郡和掠奪,所求的不外乎牛羊金銀和奴隸。可現在的烏維知道扶持一個聽話的皇帝來間接掌控漢朝了,兩種手段從本質上已經天差地別。

隻是李廣利不知道,這條計策並非烏維所想,而是眼前這個何師道獻策。而何師道也不知道,其實霍光現在對匈奴也是這樣的想法,而霍光所做的還要更加領先一步。

“這件事.....太過重大了,容我考慮兩日......三日後我答複大單於。”李廣利沉默了許久,最後他沒有立刻下決定,也沒有回絕何師道。不過當何師道聽到李廣利最後大單於三個字時,臉上不由得揚起了自信的笑容。

“相信將軍會做出明智的決定,那麼師道便敬候佳音了!為了以示誠意,師道這三日會留在膚施城中,而大單於也會暫停三日攻城。”何師道對著李廣利躬身一拜,不僅言語真誠,更是付出了實際的行動。

“來人,帶先生下去休息。先生是本將軍的貴客,不可怠慢!”李廣利對著屋外的親兵吩咐道。

這一夜的膚施城異常平靜,連城外的匈奴大軍也全部退回了大營,讓早已疲憊不堪的漢軍終於找到了一絲喘息機會。

因為戰事的原因,消息阻塞滯後,到現在李廣利和烏維衛右渠等人,其實都還不知道大漢內部勤王與清君側之事,在他們看來河西霍光的大軍被安息牽製,幽州荀彘六萬大軍全軍覆沒,北方路博德十幾萬大軍又被擊潰,短時間內大漢根本難以再湊出一支五萬人以上的軍隊了。而這些想法他們早在入侵之前已經推演過無數次了。

隻是再完美的推演終究隻是一種假設,這些人千算萬算沒有算到在大漢帝國的西南和東部,有些人在他們入侵開始那一刻已經在準備軍隊和物資了,而除了霍光的大軍,另外兩路清君側之軍已經行軍過半,再有半月便可抵達長安了。這還是因為兩支軍隊多為步卒,若是騎兵恐怕已經出現在長安城外了。